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梅州丰顺一村数十头“野牛”横行乡里

滋扰村民逾十年,超200亩撂荒地难复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5月09日版次:04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博超

  近日,有读者向南方农村报报料称,在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埔南村有数十头“野牛”长年侵扰农田,严重影响村民耕种,导致村内数百亩农田丢荒。记者调查发现,所谓“野牛”本是家养水牛,因长期被放养在野外而野性复萌,其觅食活动常常伴随着农作物的破坏,牛主人想抓却抓不到。目前埔南村委会已经将此事上报镇政府,希望能妥善消除牛群之扰。
不堪其扰 多名农户弃种
  伟琛不久前刚被“野牛”气得报警。他在埔南村联丰片种植70亩松树,大约一个月前遭遇了牛群侵袭:一群水牛不知从哪里越过了围栏,破坏了一部分年初刚栽下的树苗。他只好进行补种。
  “我和牛主人是亲戚,就不计较这点损失,但是肯定不能一直放任不管。”他表示,不少被牛群破坏农作物的农户曾找到牛主人索赔,牛主人也很烦恼。
  谈起“野牛”,埔南村的干部们满是苦水。据介绍,“野牛”主要是水牛,常在夜晚成群出动,主要活动于该村的联丰片一带。
  联丰片包片村干部向记者展示了部分记录“野牛”形迹的照片和视频,2022年9月、10月,“野牛”数次破坏农作物,踩踏水稻,折断香蕉树,毁坏木薯苗。
  “这些牛一般不伤人,但要是驱赶它,它可能会攻击你。”村干部小周表示,村里很多农户都忌惮“野牛”,又没有办法阻止其侵袭,农作物“种了也怕白种”,有的人只好放弃。
  村民珊姨就是弃种的人之一。过去她在牛群活动的区域内种植了2亩多花生、番薯,和牛群不定时的照面,让年过五十的她难免有些发怵。想要给农作物打点农药,又怕不小心毒倒了牛,被索赔。
  人牛关系持续紧张。小周透露,近两年村民向村委会反映牛群侵扰的次数达到了10多次,村民向镇派出所和镇综治办报案的次数则更多。
  埔南村党委书记张魁无奈表示,2021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埔南村联丰片有200来亩的连片15亩以上撂荒地需要复耕复种,因为牛群不时侵扰,开荒工作难以进行,现在200来亩撂荒地仍处于丢荒状态。全村受牛群影响的水田、旱地、林地,据估计达到500亩。
  责任认定更是让张魁感到头疼。他表示,“野牛”原主人都是邻村村民,埔南村委会对其缺乏约束力,而且牛群一旦惹了祸,谁都不愿意承认“肇事牛”是自家的,很难取证。“近几年埔南村干部介入村民向‘野牛’主人索赔的调解都不成功,派出所介入后牛主人有时会赔偿,有时不肯,很模糊。”
散养日久 家牛变“野牛”
  “野牛”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会多年无人管控?
  原来,埔寨镇民间素来喜食牛肉,当地不少牛肉店从外地买牛,本地销售,一买一卖之间,部分牛主人会将牛群放养到野外,无需割草饲喂、清理圈舍,省心省力。
  埔南村多名干部表示,据群众反映,现在活动于该村的“野牛”有50头左右,分为2、3群,原本是分属埔北村不同农户的家牛,因长期放养在外且不牵牛鼻,后来野性复萌,不服管束,逐渐繁衍壮大,就连主人也难以收服,至今已逾10年。
  记者联系到其中一群“野牛”的主人培强,他坦承“野牛”中有20头左右是他家的,过去由他父亲放养在野外,父亲因身体原因对牛群疏于看管,导致牛群从2016年前后开始脱离控制。最熟悉牛群的父亲离世后,他抓捕牛群的难度更大了。牛群不时“惹事”,培强也要给它们“擦屁股”,这让他很困扰。
  埔寨镇畜牧站防疫员小南也是埔南村村民,他对“野牛”的说法表示十分怀疑。他猜测牛主人其实有办法抓到牛,但贪图野外放养的便利,任其繁衍壮大,却不愿承担影响别人耕作的责任。
  埔寨镇畜牧站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埔寨镇4月份存栏牛有近500头,只有小部分被圈养,大部分被散养在野外,且不一定有拴牛鼻,这种做法增大了牛群损坏农作物的概率。接下来,该镇畜牧站要着重加强对养牛户的引导,宣传野外放牛需控制好范围,避免影响其他农户耕种。
亡“牛”补牢 牛主人求助政府
  村民多次报警,“野牛”依旧存在。在牛群未伤人的情况下,警察无由动用枪支消灭它们。
  “我也试过请人设陷阱捉牛,不过效果不好。”培强表示,近年来自家牛群多次惹是生非,他苦于没有办法控制牛群,曾向派出所请求动用麻醉枪而无果。如今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伸出援手,至于捕猎所得利益如何分配,他表示可以用于支出捕猎行动的成本,也可以抽出一部分用于村中公益事业。
  埔寨镇综治办徐主任表示,镇一级缺乏可收服“野牛”的武装力量,目前已上报牛群扰民一事,如上级同意,则可能由有关部门协调武装力量采取行动。
  埔南村有干部透露,“野牛”不仅破坏农作物,近年来还曾两次伤人、一次触碰车辆,所幸未酿成严重后果,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重视。
  (应受访者要求,伟琛、张魁、培强、小南、小周、珊姨为化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