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桉树尺蠖、焦枯病发生偏重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6月20日版次:07

  左为尺蠖成片危害后期,全树枯黄;右为3龄尺蠖。

  左为尺蠖成片危害后期,全树枯黄;右为3龄尺蠖。

  桉树是我国主要速生丰产树种之一,近年来桉树病虫害日趋严重,类型呈现多样化,给防治工作增加很大难度。在桉树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方法加强预防与治理。
病虫害要提早防治
  广西大学教授韦继光表示,今年广西桉树病虫害发生比去年早一些。往年6月份才开始防治,今年需提早到5月就得防。桉树虫害主要是以食叶性害虫如尺蠖、刺吸性害虫桉木虱、白蛾蜡蝉等;有些区域钻蛀性害虫如桉扁蛾、天牛、小蠹虫发生也偏重。
  韦继光进一步解释,有种植户经常说的叶斑病,其实是焦枯病、轮斑病、黄紫斑病、黄褐斑病三种病害混在一起发生的病害的统称。也有人将炭疽病也是属于叶斑病,但是发生不多。叶斑病主要是真菌感染类的病害,用一般真菌类的药剂就可以防治,关键是用对药剂和防治时机,像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效果都不错。
  广西控护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覃宣境说,桉树病虫害要提早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当地预测预报和周围环境等。
  据悉,桉树叶斑病发生在4-10月、尺蠖4-10月、桉树蚜虫4-9月、枯梢枝枯病5-10月。
  尺蠖俗语称“吊丝虫”,主要采食树叶,从顶部嫩叶开始吃,吃完嫩叶转移至周围树林,如果周围没有桉树林,就会吃老叶,树干,是目前桉树上最“猖狂”病虫。
  每年发生2-3代,蛹在树干周围土中越冬。5-6月为第1代幼虫发生期(约40天),现在(6月中旬)正是第一代高发期;8-9月为第2代幼虫发生期(约35天);若发生第3代的,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成虫产卵数百至2000多粒。
  如果在第一代时不及时防治,桉树嫩叶将会被尺蠖吃完,并引发8-9月份的第二代幼虫爆发。
无人机获广泛应用
  近年来,桉树托管植保服务组织多采用车载风炮机、直升机和植保无人机喷施超高浓度低容量农药防治病虫害。像广西控护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有12架植保无人机和7台车载风炮机。
  “尺蠖等虫害多以顶部的嫩叶为食,一步一步向下蔓延到树皮、树干。传统的冷雾机、雾炮车,喷出来的雾达不到熏杀作用,药效持续性不长。桉树2年的树高达到10多米,而冷雾机有效作业高度为6-8米,还要依靠风向去吹到果树。并且操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冷雾、农药中+高温’的作业环境,易吸入农药,导致中毒。”一无人机企业表示。
  业内人表示,4-5年的桉树已经达到25-30米高,人工施药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有吸入农药的风险,很不安全。使用无人机一台可以作业300多亩,效率还是比较高。
  据了解,以大疆T50为例,飞行高度可达5-6米,飞行速度4.5-5米/秒;作业行距5-6米,亩用量6升/亩,可以按照三维航线或飞行打点规划飞行;可以采用三维航线全自动作业,使用方案(17%甲维·虫螨腈200倍)或是(22%噻虫·高氯氟200倍),不仅效率高且防治效果比人工好。打完药后,不一会就可以看到满地躺满虫子。
  韦继光表示,在一些大型的林场,还可以使用效率更高的载人机,直升机一天可以喷洒1万亩。         □钱普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