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电捕蚯蚓”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7月06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日赚千元、月入过万……“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药用干蚯蚓价格不断上涨,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商贩在部分农村地区大量组织电捕野生蚯蚓,并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带来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负面影响。(7月3日新华社)
@何勇海:蚯蚓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对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们挖穴松土、分泌粘液等,可使空气和水分抵达土壤深层,为植物、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维持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蚯蚓取食土壤有机质、消化、排粪等,对土壤中物质循环和养分能量传递功不可没,蚯蚓粪更是理想的天然生物肥。蚯蚓还能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起到降解、疏散作用。
@孙振钧:电蚯蚓机伤害的不仅仅是蚯蚓,高电压会造成大量微生物受伤甚至死亡;而且不同的土壤生物类群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营养级和食物网,蚯蚓这个环节大量缺失,也会导致食物网结构的功能和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损害土壤的生态环境危及粮食生产。
为了端稳饭碗,要把更多的耕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也就需要提高土壤质量。土壤质量主要靠蚯蚓反映。除了蚯蚓,还要注重保护土壤里各种生物,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谢晓刚:蚯蚓入药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历史,作为传统中药材,如何获得中药材地龙,应当按照“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的规定进行严格审批。同时,通过规范蚯蚓药用、饲用等产业发展,加大对人工养殖蚯蚓扶持力度,以满足中医药市场供给需求,绝不允许“灭绝式”电捕等极端方式的出现。
总之,打击电捕蚯蚓是生态环境保护题中之义。希望通过多部门联合打击电捕野生蚯蚓这个“小切口”,实现在土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作为”,如动态健全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物种名录,依法保护野生蚯蚓类物种不被过度索取,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共同保护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为后世留一方自然家园。
上一篇:
厚植济贫纾困沃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篇:
全力防汛救灾 确保安全度汛
上一篇:
厚植济贫纾困沃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篇:
全力防汛救灾 确保安全度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