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除了种庄稼,山区县也可以种“独角兽”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7月06日
版次:
02
| 快评 |
云浮罗定,一个山区县级市,以出产优质稻米享誉岭南;而今,当地生产的“电子工业大米”,也正在书写新的传奇。这种“大米”就是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简称MLCC)。2017年,微容科技落户罗定后,便聚焦高端系列MLCC研发生产,在国产替代的征程上一路狂飙。目前,微容科技MLCC年产能达6000亿片,其中超微型MLCC市占率跃居全球第三,成功跻身“独角兽”企业。山城罗定也因此在电子科技、创投领域迅速破圈,有望成为全球电子工业尤其是MLCC领域的重要“粮仓”。
据了解,有了微容科技这个“链主”企业,罗定正着力打造高新电子产业集群,力争3年内年产值达100亿元。对此,笔者的第一反应就是:除了种庄稼,山区县同样可以种“独角兽”企业,而且可以大获成功。谁说“独角兽”企业就只能诞生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就没有机会?罗定的实践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类似微容科技这样出自县域的独角兽,全国范围内至少还有4家,比如河北元氏县的坤天新能源、湖北大冶的融通高科,等等。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对于山区县等欠发达地区域来说,由于地理、区位等条件限制,一般只能发展大农业,或者与之关紧密的旅游业,但由于农业本身的就业容量与价值空间有限,难以规模化普遍化地实现富民增收。而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生物资源库与生态屏障,广东划定的生态保护区内有更严格的项目落户要求。以河源为例,这些年,该市婉拒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业项目就达500多个。这种情况之下,山区县怎么才能做到既美又强?罗定的实践,无疑给出了解题方案。
土里种庄稼管温饱,楼里种企业才能奔富裕。类似的共识或许不难达成,但要做到却不是那么简单。罗定之所以能种出微容科技这样的独角兽,关键不外乎三点:一是新兴产业不同寻常的布局逻辑。与互联网企业追求交易效率以及企业形象等不同,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把原料、土地以及人工成本等视为主要考量因素。这种逻辑下,特定矿产资源丰富且土地人力成本低廉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小县城就具备了比较优势。
二是罗定本身的资源、空间禀赋构成的叠加优势。当地拥有可观的锰矿、石英矿、石灰石矿等矿石资源,这可以为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就地提供原料支撑。当地保障“首期100多亩土地供应,预留项目扩产用地300多亩”,这样体量的土地供应和要素富余度,对成长型科技制造企业很具吸引力:在这一点上,寸土寸金的珠三角城市很难匹敌,即便能够提供,二者在成本上可能也会有巨大的差距。
三是乡情的纽带联结。微容科技创始人陈伟荣正是云浮罗定人,其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和TCL创始人李东生、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并称为“华工三剑客”。在投资罗定前,陈伟荣及其团队在珠三角从事MLCC的研发和制造已超过二十余年。当其计划新建一个MLCC的研发生产基地时,条件可以匹配的家乡自然就成了首选。毋庸讳言,在决策过程中,当地的营商环境是加分项,但珠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并不遑多让,乡情或许才是那个左右决策的关键变量。
综合来看,新产业不走寻常路的落地逻辑,平等地为资源禀赋突出的山区县提供了入局机会,其所欠缺的可能只是自己的“陈伟荣”,但后者并非绝对的“可遇不可求”,且乡情也并非投资的一个必须项。只要能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匹配到新产业链上特定环节的需求,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拉来另一个潜在的微容科技。当然,干好这件事,目光得长远,操盘得专业,心态得平和。毕竟,培育独角兽企业,除了相信功不唐捐,更得交给专业和市场,而这都需要时间来沉淀和检验。
(作者胡一刀,时评人)
上一篇:
全力防汛救灾 确保安全度汛
下一篇:
让种粮保险 更加“保险”
上一篇:
全力防汛救灾 确保安全度汛
下一篇:
让种粮保险 更加“保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