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产业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玩转“林下+庭院”经济
五个村的产业致富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7月06日
版次:
07
归东村山野葡萄种植基地。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维康
冠洞村特色小工坊、归东村葡萄经济、汾水村庭院经济、边浪村“甜蜜”产业、归内村中草药经济……这是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下称“三江县”)粤桂产业协作的成绩单。近年来,吴川-三江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1.1亿元资金用于产业协作,通过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林地资源和林下空间,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走出了一条粤桂协作产业振兴新路子。
冠洞村
小工坊拉来大客流
在三江县林溪镇冠洞村的“油茶工坊”里,游客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桌旁,轻啜细品自己亲手煮的油茶,浓香醇厚的“侗乡咖啡”让人意犹未尽。游客们纷纷购买“罐装油茶”,将“侗乡土货”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带回家中。
2022年,三江县充分借鉴广东先进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建设经验,投入1130万元协作资金打造“冠洞美食村”乡村振兴品牌。当地围绕“食在侗乡”“行在侗乡”“醉在侗乡”等主题,将村民的闲置房屋庭院进行统一改造提升,将冠洞村打造成集“庭院+微度假+民宿+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沉浸式、多元化体验地,形成“吃住行游娱”闭环。
冠洞村还结合侗族油茶、酸味、米酒、糯米等特色食品,设立“侗乡美食”系列工坊,以集生产、加工、体验、展销为一体的运营模式,展示地道的侗族特色美食制作全过程,推出系列延伸产品,不断延展“侗乡美食”产业链。2023年上半年,冠洞村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村集体旅游收入达12.65万元,有效盘活乡村庭院闲置资源。
归东村
野葡萄结出“致富果”
在归东村,随处可见翠绿欲滴的葡萄藤爬满支架,绿叶间,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清香令游人沉醉。
归东村是三江县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当地种植山野葡萄有100多年历史,素有“侗乡吐鲁番”之美誉。2021年以来,当地投入粤桂协作资金326万元,持续扩大归东村立体套种植葡萄规模,同时将目光瞄向村里房前屋后、村庄走道、邻里空地及茶园菜园边角等闲置土地,探索出归东山野葡萄庭院种植和架上葡萄+架下茶叶+林下养鸡“立体种养”两种模式。
截至2022年底,归东村野生葡萄种植面积达3160亩,年产鲜果76万斤,产值达1500万元,覆盖农户577户。庭院里的野葡萄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
汾水村
小庭院成家庭增收园
汾水村江川大学生创业园是当地以“互联网+特色产业”为抓手的产业发展基地。该创业园充分整合汾水村126名大学生优势,依托粤桂协作资源,采取“庭院经济+创业园+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10余户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农户在池塘旁搭建瓜果棚架,由公司免费提供螺种、鱼苗和罗汉果苗,做到鱼塘泥下有螺、水中有鱼、棚上有果。
同时,创业园与农业专家合作,制定标准化农业生产流程,为农户拟定周期性生产农事任务规划,改进工艺,帮助农户实现科学种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并与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产品销路。2022年,汾水村发展庭院经济带动脱贫户人均年收入增长超2000元。
边浪村
高山蜜蜂酿造甜蜜产业
老堡乡边浪村地处白云山半山腰上,花草树木繁茂,有丰富充足的蜜源。2022年,三江县立足边浪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20万元采购蜂箱、蜂种及其他养殖工具,推动边浪村林下蜜蜂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引导老堡乡边浪村的吴川结对单位积极购买边浪蜂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如今,林下蜜蜂养殖每年可为边浪村带来超50万元的收入,项目受益群众1038户4747人。
归内村
中草药开出产业“振兴方”
2022年底,三江油茶种植面积61.7万亩,但油茶种植密度低,且需5年后才进入挂果期。
为充分利用挂果期前茶树行间的土地资源,2023年三江县借鉴富川华润三九(南药)产业示范园成功经验,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50万元在八江镇归内村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和“林下经济”示范园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开辟林下中草药种植基地面积达500余亩。
目前,该基地主要种植岗梅、天冬、紫苏等中草药品种,参与农户119户。有收益后,预计带动种植户年均增收5000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始兴澄江猕猴桃 千亩果园将丰收
上一篇:
下一篇:
始兴澄江猕猴桃 千亩果园将丰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