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因地制宜发展 现代设施农业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7月08日
版次:
02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不久前印发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是我国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这将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可节约耕地资源。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是重要食物。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应积极探索发展设施农业,重构动植物生长环境,引导农民在低丘缓坡地、戈壁、盐碱地和海洋等非耕地上建大棚、养殖场,以新路径拓展现代设施农业新空间。
建设工厂化育秧设施,可解决育秧难问题。水稻要高产,关键是育好秧。水稻育秧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要求较高。工厂化集中模式,可通过流水线作业进行大批量育秧,且秧苗整齐,有助于实现标准化秧盘与机械化插秧无缝衔接。
建设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可帮助农户解决晒粮难问题。露天晾晒容易受天气影响,机械化烘干可减少粮食晾晒环节损失。要聚焦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需要,加快建设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建设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可解决粮食储存难、保鲜难问题,延长粮食保鲜期,拓展市场空间。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要加强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有效提升粮食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实现收益最大化。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各地要坚持规划先行,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推动粮食生产从传统粗放式转向现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持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能力。
□刘慧
上一篇: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嵇桂清式“励志叙事”
下一篇:
上一篇: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嵇桂清式“励志叙事”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