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男子腰骶疼痛竟是脑脊液漏了

经显微镜下手术精准补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08日版次:06

  张茂营在显微镜下为患者进行手术。

  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通讯员 廖建成 张灿城

  近半年来,42岁的白领李先生(化名)臀部和腰骶部经常隐隐作痛,同时还出现下身坠胀不适、便秘、腿脚不利索等症状。李先生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可症状依旧没有缓解,甚至还出现了夫妻生活不协调的情况。近日,李先生来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检查终于查出了上述系列症状的根源——骶管囊肿。经过神经外科张茂营副主任医师手术后,李先生症状缓解,如今已经恢复正常。
  张茂营介绍,骶管囊肿是指骶管内发生的囊性病变。因为骶管内部结构出现异常,脑脊液的压力升高,导致脑脊液冲破这些薄弱处,形成充满脑脊液的“水球”。
骶管内发现有个囊肿
  李先生近半年来臀部和腰骶部疼痛,还出现便秘,夫妻生活不协调的情况。他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就去骨科门诊做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但并未发现有明显问题,医生告诉他先做做理疗康复,回家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可系列治疗下来,李先生症状并未好转。
  经朋友介绍,李先生找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张茂营副主任医师。张茂营与李先生充分沟通后得知,肛门和会阴区是李先生症状的重灾区,久坐久站后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缓解,便秘症状时有出现,夫妻生活难以协调,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综合各种迹象,张茂营认为,李先生的症状比较符合骶管囊肿的特点,建议完善骶管MRI影像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骶管内果然有囊肿,且侵占了本就不宽敞的椎管内腔隙,导致神经受压产生了系列不适症状。
显微微创手术解难题
  保守治疗无效,只能通过手术吗?对手术治疗抱有恐惧心理的李先生难免有所顾虑。张茂营解释,一般无症状的骶管囊肿只需要定期监测无需手术。但最终是否需要手术,关键看症状严重程度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李先生的症状明显且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经过耐心的解释,李先生决定接受手术。为此,张茂营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如何精准定位病灶、显露囊肿及囊肿的脑脊液漏口是关键,相对于传统创伤大的手术方法,采用显微微创方法,利用团队独特的漏口封堵技术和神经根袖套成型技术,直接解决问题核心,还能够避免神经根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骶管囊肿复发与脑脊液漏的风险。
  经过术后,李先生肛门和会阴区麻木、疼痛、坠胀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下肢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正常。术后第四天,李先生就正常下地行走了。目前李先生已经出院,随访复查显示,之前压迫神经的囊肿已经完全消失。
是否手术关键看症状
  腰痛的患者,除了考虑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病症,还要当心骶管囊肿。张茂营表示,当在骶神经支配区域如腰骶部、下肢、肛周和会阴出现疼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尿频、便秘、排便排尿无力、尿潴留等)、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在咳嗽、久站、久坐时症状加重,平卧休息时减轻时,就要高度怀疑是否有骶管囊肿。
  建议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MRI)检查,它是诊断骶管囊肿的金标准。MRI可以了解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能排除骶管内其他的病变。
  骶管囊肿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和先天发育异常、后天继发创伤以及炎症等有关。张茂营表示,骶管囊肿是否需要手术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首先就是看患者的症状是不是由囊肿引起;其次则是看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
  “一些骶管小囊肿的患者也可以出现症状,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甚至出现行动不便、尿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此时外科手术是唯一彻底恢复解剖结构,达到功能改善的方法。反之,如果没有症状,体积较大的囊肿也不一定需要手术干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