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数字助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9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据农业农村部消息,2023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近日在京启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近三年培训人次均保持在4000万以上,7年累计培训受众超过1.9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韩长赋:开展农民手机培训,要紧贴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要讲实效,帮助农民朋友提高“四个能力”。一是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教会农民利用手机上网了解政策、学习技术、知悉市场行情;二是提高网络营销的能力,教会农民通过电商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买到放心的农资和称心的生活用品;三是提高获取服务的能力,教会农民获取农业气象、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疫病远程诊断、农机作业等服务;四是提高便捷生活的能力,教会农民利用网络视频通话、买火车票、预约挂号、小额贷款、网上支付等。
  做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一起商量、共同努力。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接地气,在培训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从农民的信息需求出发;要实现面对面,整合培训资源,建好统一的培训平台,把培训办到乡村农户、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农民用手机,争取让每个农民都能用得上、用得好;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县乡农技人员的优势,鼓励支持相关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上下联动、政企合作、同心为民的培训格局。
  @江武: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激发乡村内动力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一个高素质的农民,首先必须是“会种田”且能“慧种田”的新型农民,能解决田间地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地方政府、科研院校把农民培训课“搬”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教给农民更多增产增收的实用经验、致富“秘诀”,这对乡村振兴,这对农村的产业发展,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农民培训课,不能只是在教室照本宣科。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空洞的理论让他们很难全神贯注去倾听,一些农民朋友也根本听不进去。学用结合,既动手也动脑,让农民朋友愿意学、学了用得上,这样的农民培训无疑才是农民朋友最为欢迎的。把农民培训课“搬”到田间地头,从田间寻找教材,在生产一线答疑释惑,老师教的,都是农民兄弟最想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现场教学,让农民朋友“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真正能学以致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