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摘俩核桃被索赔3000元,到底算不算讹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9日版次:02
| 快评 |
  山东一队游客在河北保定涞水县野三坡景区附近旅游时,两名老人从民宅边的核桃树上摘下两个核桃给孩子玩耍,被村民索赔3000元,游客认为遭到讹诈。7月27日,当事村民一位亲属告诉记者,游客采摘的核桃是文玩核桃,索赔价格是按照市场价格来定的。古玩专家介绍,品质好的文玩核桃鲜果一个价格不超过20元。
  暑期是旅游旺季,随着人员交流增多,各种小矛盾纷至沓来。至于本起事件是否属于讹诈,站在游客角度和站在村民角度,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在下结论之前,必须先厘清几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核桃树旁边的核桃果实是否属于私人财产。核桃树和果实属于私人的产权范围,那么游客擅自采摘果实就构成了对私人财产的侵犯,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无论是文玩核桃还是普通核桃,作为私人财产,其价值与取得方式无关,村民要求索赔的行为是合理的。
  接下来,再来判断索赔金额是否合理。根据古玩专家的介绍,文玩核桃的价格一般不超过20元。如果索赔金额远远超过核桃的实际价值,那么可以认为村民的索赔行为有过度索取之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于未经允许擅自侵害他人财产权益的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这个事件中,如果游客没有得到核桃树主人的允许,擅自采摘果实就涉嫌侵权。然而,索赔金额应当合理,并且反映实际损失,切不可过分索取。
  在本次事件中,尽管村民索赔金额看似过高,并且古玩专家介绍的文玩核桃真品市场价也低于索赔金额,但游客明显有不对的地方。无论核桃是文玩核桃还是普通核桃,游客未经别人同意擅自采摘,构成了对他人财产权益的侵犯。在遵守公序良俗和尊重他人财产权的前提下,游客应该尽量避免类似的行为。
  同样值得思考的是,游客在遇到索赔要求后,是否进行了合理的沟通和解决。作为当事人,游客在面对索赔要求时,可以和村民协商,了解索赔金额的依据和原因,并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如果确实存在索赔过高或不合理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维权,确保自身权益的合理保护。在已知情况下,如果游客尊重他人财产并与村民进行了理性的沟通,那么索赔金额过高的问题便应引起关注。索赔金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损失进行合理估算,并以保障损失赔偿为目的,而非以牟取不当利益为目的。
  鉴于这起事件涉及核桃树果实的产权、索赔金额的合理性和法律规定的适用等多个因素,在解决冲突时,应当以公正平衡为原则,遵循法律规定,维护公序良俗,努力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游客应该尊重他人财产权,自觉遵守规则,在旅游过程中注重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而村民在索赔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损失合理评估索赔金额,并与游客进行理性协商和解决,避免索赔金额过度偏离实际损失。总之,寻求双方的包容和妥协,推动问题的合理解决,对于减少类似纠纷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雨,媒体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