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乙肝转氨酶不高 也需抗病毒治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29日版次:07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江玲 通讯员凌伟明)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坚持早期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举办“爱肝护肝,享受健康”义诊活动,聚焦慢性肝炎的规范诊疗,以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抗病毒适应症扩大等热点问题,为市民提供专业的肝脏疾病健康指导。
一滴血快速测乙肝
  在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流行率约7%,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约7800万,每年因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病死亡约30万例。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呼吁,大众应主动进行乙肝筛查,尤其家庭已有乙肝阳性者。乙肝筛查可做乙肝表面抗原试纸检测,只需扎手指获取1滴血,当场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
  由于乙肝相对隐匿,很多患者转氨酶不高但疾病仍在进展,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目前,慢性乙肝新版指南已将乙肝治疗的关口前移,不能等到转氨酶升高有肝炎活动了再治疗,而是发现病毒即开始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肝炎积极治疗,疗效比成人好。儿童肝炎的原因有很多,解热镇痛药、抗生素、中成药等都是常见可能诱发儿童肝炎的药物。如果是甲肝和戊肝,这类是自限性肝炎,通常可自愈。如果是乙肝和丙肝,必须积极治疗,避免疾病慢性化。
构建肝癌早筛模型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慢性乙肝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乙肝疫苗的普及、“小贝壳”乙肝母婴阻断、“肝癌早筛早诊彩虹计划”等项目的开展,显著提高了社会大众对乙肝的认知,更多乙肝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有了更多的临床治愈机会。
  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团队2015年启动的“小贝壳”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全国已有1593名医生注册并管理了34358名乙肝孕妇。在WHO肝炎部门专家的指导下,撰写发布了中英文版《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为实施HBV母婴阻断提供了实践案例和成功经验。该项目研究表明,我国HBV母婴传播率已控制在很低水平(0.2%),远低于WHO制定的2030年消除目标(2%)。
  针对乙肝肝癌防治,侯金林教授团队领衔全球大规模临床研究,创建并验证了一个适用于各肝病病种、各种族的肝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aMAP评分),由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5项常见检验指标构成,可准确预测肝癌发生风险,并可识别出一半以上的极低风险人群免于频繁筛查。
  目前,该评分通过进一步优化迭代,构建了两个更加精准的肝癌风险预测评分(aMAP-2和aMAP-2 Plus),可实时动态反映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此外,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基于aMAP系列评分的序贯肝癌筛查策略,实现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精准筛查新模式,极大提高肝癌早诊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