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预制菜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预制菜有望破解水产业盈利难困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7月29日
版次:
11
人物简介:王欣,领鲜味来供应链服务(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鱼虾价格低迷,销售乏力;水产品形态单一,价值难提升;消费市场变化快,传统销售模式难适应新形势发展……近几年,水产行业普遍遭遇鱼虾难卖、利润微薄的困境。全局性的养殖难盈利,使整个产业链失去了活力,大家都在为保本生存而发愁。要破解这种局面,需要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从而带活整个产业链,恢复商业系统活力。
水产品要提振消费,必须要瞄准当下消费的主力人群。目前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是“Z世代”,指1995-2009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有四大特征:受教育程度高,60%-63%的人读过大学;生活稳定,50%以上的人已婚;94%的人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网络活跃度高,月人均使用时长近160小时。由此可见,将来水产品销售的观念必须要做出改变。想赢得消费主力人群的认可,产品必须具备快捷、健康、味道好、卖相好等特点,同时还要便于携带,满足多种消费场景,水产预制菜无疑是相当理想的选择。
在预制菜大潮中,水产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水产品具有含水量高、内源酶活跃、附着微生物多样等特点,其加工业长期受制于保鲜难。可以这样说,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水产加工品缺乏好产品,消费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同时,由于好产品缺乏,市场对水产加工品的需求也长期处于低级阶段,消费者对水产精深加工产品不知道,不认识,缺乏了解。现在,水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如微冻保鲜、生鲜分割、生物发酵、熟制保鲜等技术大范围普及,为水产预制菜爆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水产品的消费形态发生变化,给整个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如叉尾鮰等无鳞鱼类,需要改变肉质颜色;还有虾类,需要提高加工后的颜色鲜艳度;还有传统的大宗淡水鱼类,可通过基因技术消除肌间刺,使其更适合加工等等……最终,使传统水产品的价值变现途径得到提升。 □孙岁寒
上一篇:
斗门预制菜产业园 二期封顶
下一篇:
珠海打造“第三条鱼”预制菜产业
上一篇:
斗门预制菜产业园 二期封顶
下一篇:
珠海打造“第三条鱼”预制菜产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