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援疆驻伽师工作队因地制宜打造“网红爆品”

新疆伽师新梅:才出天山 即入湾区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08日版次:06

  新疆伽师新梅即将采摘。

  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佳

 8月3-5日,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塔,佛山千灯湖市民广场、文华公园周边楼宇大屏幕上,“紫玉圣果出天山,伽师新梅甲天下。新疆伽师,新梅主产地”等字样相继滚动出现,为璀璨的大湾区夜景添彩。
  伽师新梅穿越雪山戈壁,跨过大江大河,从天山到粤港澳湾区,一条甜蜜的产业致富之路,正在铺开。
率先引种◥>
新梅长成增收致富果

  8月正是伽师新梅成熟的时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的新梅果园里,果农、经纪人忙得不亦乐乎,冷藏车在公路边排起了长队。这些新梅尚未成熟时,就已经被全国各地客商订购一空。
  新梅,又名西梅、酸梅,原产自欧洲,富含花青素、维生素和果胶纤维,具有抗氧化、促消化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伽师是国内最早引进试种新梅的地区之一,已培育出新梅1号(法兰西)、2号(斯泰勒)、3号(女神)和恐龙蛋等优良品种。独特的光热资源以及偏碱性土壤使这里成为新梅最优、最适宜的种植区。”新疆农科院园艺所专家介绍。
  目前,伽师全县种植新梅45万亩、挂果36万亩,面积占全国40%、产量占60%,是全国最大的新梅产销基地,建成标准化示范园65个、新梅专业村127个,建成3万亩科技示范园,完成2万亩新梅出口基地认证,建成伽师新梅绿色有机种植基地,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
  伽师县英买里乡拉依力克村村民热合马尼江阿吾提说:“我家种植新梅年收入至少3万元,多的时候可以到5万元。”2022年,新梅带动当地果农人均增收5650元,成为伽师县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然而,如此光景并非一蹴而就。
对口支援◥>
让新梅运得出卖得好

  虽有好品质,但产季短、难保存、运输不畅、产销不对称等问题,一度制约着伽师新梅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驻伽师县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的到来改变了这一情形。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扶持新梅产业壮大发展。“工作队跑基地、跑市场、蹲招商,引进京东、汇源、百果园、中荔等18家企业,生产研发果干、果汁、果酱、果酒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延链补链强链,促进新梅链上企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成为新梅产业发展的‘定海神针’。”粤伽新梅产业园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党羽说。当前,总库容15万余吨的冷链物流体系已建成,销售期从20天延长2至6个月。
  据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梅“冷链专列、冷链航空”开通后,新梅最快48小时直达消费者手中,通过“疆果南下、广货北运”通道,新梅运抵广东,再将南方水果从广东运回伽师,促进两地协同发展。
  随着“线上+线下”销售两张网的铺开,伽师新梅已成为供不应求的“网红爆品”。
甜蜜之路◥>
打造百亿级新梅产业

  佛山鹏辉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2019年到伽师承包果园收购新梅,彼时很多佛山本地人都没吃过新梅。“援疆工作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在伽师帮忙找果园找经纪人,在佛山做宣传推广,一路推动着伽师新梅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明星水果。佛山、广州、中山、东莞、肇庆的果商都过来拿货,今年的新梅预计8月20日前后运到佛山。”在20天的上市期里,刘鹏可以卖出10万斤新梅。
  为拓展国内国际销售双渠道,工作队和伽师县积极打造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新梅种植出境水果注册果园。“伽师新梅今年将首次走出国门,目前我们已接到东南亚7个国家的新梅订单,预购500吨左右,”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黎焯锋说,“我们有信心让伽师新梅在海外一炮而红。”
  “大招商、招大商”,新一届工作队突出抓好产业援疆,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更多的目光正在投向这颗小果子。
  7月中旬,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杨军在伽师考察新梅产业时表示,将在中药领域、高端饮品、保健品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则将在新梅保健价值研究及推广方面加大力度;8月,伽师新梅“药食同源”高峰论坛、伽师新梅节也将陆续举办……
  出天山、进湾区、向世界,如何让伽师新梅产业之路走得更宽更远,工作队和伽师县一直在探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