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退卡难”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10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以预付式为主要消费模式的健身行业,近年来成为消费纠纷的高发区。长三角地区发布的“健身合同示范文本”,有望解决消费者“退卡难、退费难”的问题。(8月8日新华社)
  @王鹏:一直以来预付卡都面临着取证难、双方各执一词、没有具体管理细则等问题,于是预付卡维权问题往往会演变成罗生门现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些地方出台了相关的专项管理规定,从法律法规层面来说,消费维权变得有法可依。同时,对于执法部门来说,也提供了很多相关的执法细节和凭证。
  在有了相关规定细节之后,消费者更应该擦亮眼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轻信所谓的充值返现以及部分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更要留好相关证据。从商家角度来说,未来要更多考虑到提升服务的意识、服务水平,改变商业模式合法经营,而不是用各种方式去钻法律的空子。
  @西早:作为新兴商业模式,预付卡消费因其便捷实惠被不少商家青睐,但办卡容易退卡难,失信容易维权难,使办卡消费经常出现侵权行为。不少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贪图便宜实惠的心理,办卡时诱惑满满,允诺多多,一旦交费成功,要退卡则障碍重重,比登天还难。预存模式使得消费者单向风险大大增加,但商家却可以高枕无忧。遇到纠纷或是商家经营不善,商家套利走人就是大概率事件。
  市场瞬息万变,靠企业自律很难改变消费者处于维权困境的现状,要终结“办卡容易退卡难”,还是应该从监管上入手。一是加强对预付卡商家的备案管理,对存管资金进行专门监管,不得挪作他用,减少消费者风险。二是降低消费者维权门槛,市场监管部门应减少消费者维权流程,简化手续,广开渠道,做到有举报必有回应有处理,打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三是加大对违法商家的处罚力度,一旦有违规行为,让商家付出惨重代价。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我们在对违法商家的监管上,应该创新手段,丰富形式,让消费者权益得到足够保障,打造出放心的消费环境,消费方能发挥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与“稳定器”的作用。
  @苏号朋:造成商家跑路、钱款不退的一个很大原因是预收的资金用途、存管没有得到合理监管。允许预收费,但没有严格监管资金流向,就会出现商家滥用资金的现象。一旦商家出现破产情况,自然拿不出钱来赔偿消费者。
  对商家通过销售预付卡收到的资金,监管和法律层面的要求还应该更为严格。《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的第25、26条对资金管理有一定规定,实际上监管还要进一步到位,需要对因为预付卡资金处理不当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处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