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村财富·产业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山鱼出“港”上“菜” 要经哪几站?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8月12日
版次:
07
经过深加工的中山鱼预制菜。 姚凯泽 摄
鱼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如何将鲜味锁住,把营养美味方便快捷地带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中山市港口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大力发展预制菜。
“现在买剁椒鱼头预制菜,什么配料都齐全了,简单制作就好了,方便多了!”中山水出集团水产预制菜负责人胡小云说。随着水产预制菜的发展,中山市港口镇水产产业已经从传统养殖场,游出产业化、游向标准化,游上百姓的餐桌,开启中山鱼出“港”上“菜”之旅。
第一站:“游”出产业化
凌晨四点,位于港口镇群众社区的港南水产养殖场里传来水面拍打声和机器运转的声音,此时正在进行“起塘”工作。养殖场师傅身穿防水服,在鱼塘旁边收网,将那一条条比师傅手臂还粗的鲩鱼收到鱼塘一角,等待机器运输上车。
中山市港口镇是以水产养殖为支柱的农业“活力港口”,水产养殖面积2.8万亩,年产量3.5万吨,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这里河涌密布、水资源丰足,发展水产养殖可谓高质高效。
笔者了解到,港南水产养殖场主要运营水产养殖及销售两个板块,养殖场大多采用“公司+渔农户”的经营模式,即收购周边农民的水产品劳作,集中水产养殖资源,稳定水产产业水平。
“既降低了农民靠天吃饭的生产风险,又能将分散的养殖户集中起来。”港口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陈康丽说,在港口,这种经营模式的养殖场有500多家,在提高养殖效率、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养殖户持续增收,共奔富裕路。
第二站:“游”向标准化
在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大成冷冻”)冷冻车间,中山鱼下了运输车后,经过批量筛选、人工放血,来到了车间工人的手里,在一系列刮鱼鳞、去腮、去除内脏的操作后,还要进行刮除腹内黑膜、去骨、切片的工序。
港口镇水产产业的主要运行模式是“加工厂+养殖基地+标准化”模式,即与养殖户签订购销合同、从塘头收购鲜活水产,采用标准化流程,加工、成预制菜。以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为主的大成冷冻是不少预制菜公司的供应商,也是推动港口镇农业产业发展的7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之一。
终点站:“游”上百姓餐桌
在处理工序完成后,中山鱼进入两个偌大的真空滚揉机,开启了旅途的最后一站,液氮速冻技术将调味后的中山鱼鲜味锁住,最后包装成成品在商超和电商等渠道销售,进而做成消费者餐桌上香喷喷的菜式。
近年来,在区域品牌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下预制菜颇受消费者欢迎。粤式酸菜鱼、冬阴功脆鱼片、五彩鲮鱼青……只要包装一拆,锅上一热,一道道美味佳肴就能呈现在餐桌上。
“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口味,我们都有尝试,反响也不错。”大成冷冻总经理余俊锋表示,“企业要发展水产预制菜,就要尝试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并结合市场需求和大众口味,让人们认识到用生鱼、脆肉鲩等原材料加工的预制菜,既能实现餐桌的标准化,又能做到鲜味不减。”
动力源:政府大力支持
预制菜产业是一个全产业链项目,中山鱼从小小的鱼塘里,“游”出产业化、“游”向标准化,再到“游”上百姓餐桌……都是农业向工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延伸,是实现农业高品质高价值发展的有效路径。
据了解,港口镇有7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模式联农带农。未来港口镇还计划助力企业增加全自动化包装设备、低温冷冻设备,不断丰富以鱼片、虾滑等为主打特色的预制菜新品种,带动周边农户增收,促使企业龙头效应更加突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到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中山市正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发展主体,集中力量支持预制菜重点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发展预制菜重点产品,鼓励预制菜企业主体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发展,通过预制菜产品开发、产学研一体化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助力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洁珊 何露西
上一篇:
榴莲国产化 广东也在进击
下一篇:
上半年全国农村 网络零售超万亿元
上一篇:
榴莲国产化 广东也在进击
下一篇:
上半年全国农村 网络零售超万亿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