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套娃收费”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08月24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单位,在京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今年年底前,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电视“套娃”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观;大力改善用户开机看电视的体验,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8月21日新华社)
@徐秋颖:伴随互联网技术进步,电视行业虽通过多媒体融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但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进化”,却没有真正让消费者感到受惠。电视厂商联手内容平台层层收费,在短期利益上有所获,但长期看来,却导致自身陷入了“年轻人不愿看、老年人不会用”的窘境。
说这些,并非反对内容付费、排斥新技术。对于内容平台来说,付费用户的规模化意味着更稳定的收入来源,相较于广告模式来说,这是更加稳定的营收结构,有利于帮助平台在内容采购、内容制作和用户体验上进行提升。但以层层会员服务套路消费者,玩起“一鱼多吃”的把戏,无异于玩火自焚。
@练洪洋:“套娃”收费,套住了谁?作为商家,当然希望用这种方法套牢用户,让用户不停地往外掏钱,从长远来看,被套牢的不仅是用户。先说智能电视本身,在收费模式上“玩花活”,以限制用户选择、牺牲用户体验、提高观看成本的方式换取短期利益,无异于与用户作对。其必然结果是,观众不断流失、收视率持续下滑。再说传播效果,电视是一个信息传播、政策宣传、成风化人的重要载体,观众流失直接导致传播效果打折扣。
显然,这不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初心。无论是应用技术发展历史,还是电视技术创新历程,都可以推导出:科技当以人为本。只有服务于人、满足于人的技术创新,才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更可持续的空间。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技术创新背离初衷、误入歧途的表现,被管理部门纳入治理视野实属咎由自取。对于行业而言,这也是一个自我纠偏、重塑生态的契机,要在社会效益与行业利益之间找到结合点、平衡点,力争实现一荣俱荣,避免出现一损俱损。
上一篇:
“返乡养老”可让乡贤发挥更大能量
下一篇:
动员能人返乡 要有利益保障
上一篇:
“返乡养老”可让乡贤发挥更大能量
下一篇:
动员能人返乡 要有利益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