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三新”技术以耕养田 肥料利用率大幅提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8月24日版次:08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王志敏

  8月16日,2023广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田讲所系列直播课(第四讲:走进龙门)暨龙门县无人机及侧深施技术推广活动在龙门县举行。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等专家走上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讲解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助力化肥减量工作和农业绿色发展。
测土配方:
夯实化肥减量基础

 作为农业大县,龙门正在有序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开展田讲所直播课,目的在于通过技术应用优化施肥结构,减少不合理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力成本。这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龙门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国锋提出,希望龙门县能够带头掌握和使用绿色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广东的优势在于有丰富水热资源,土壤可以种植多季作物,但是广东的地力较为贫瘠,这也制约了农业而发展。”活动现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教授李永涛带领团队进行田间授课。李永涛指出,广东耕地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相对较大,这使得农民投入较大、土壤质量变差、化肥利用率较低。
  农民迫切需要解决上述问题,为此,“三新”技术成为解题良药。
  李永涛介绍,“三新”技术的“第一新”,就指的是新型肥料,利用缓控释肥、配方肥、生物肥、液体肥料等,不仅能大大提高肥料产生作用的时间,还能提高养分利用率,释放出土壤中的养分,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新机具搭载新型肥料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以耕养田。
  这与龙门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黄展育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展了田间试验后,目前配方肥配方较2008年审定的(53%)配方更好,让养分含量趋于合理,更符合土壤自身情况,也是我们开展化肥减量工作的具体措施。”黄展育介绍,近年来,龙门县不断进行田间试验,将配方肥养分含量调整至(46%)氮21:磷6:钾19,目前展现出了较好的效果,将来要扩大示范面积并对配方肥进行推广。
智慧农机: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机具也是“三新”技术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龙门县主要有三个创新示范做法。第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侧深施肥技术;第三,无人机喷(洒)施技术。”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赵中秋介绍。
  随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授课团队杨国宝、谭璐和蓝志鹏分别就上述三个技术进行了详细讲授。
  据悉,侧深施肥机的肥料通过管道施用于地表3~6厘米处,选择肥料一要颗粒大小均匀,二要注意防潮,避免管道堵塞,三要坚硬,避免压碎肥料。无人机在使用时,要保证地形图的绘制要准确,确保无人机在范围内均匀喷施;要校准无人机的喷洒系统,施用正确数量的农药或肥料;第三作业时要持续监控无人机的状况,进行必要调整;第四,避免在刮风天气下使用无人机,以防止施用于非目标区域。
 在龙门县,侧深施肥机和无人机已经成为了当地种植户进行作业必不可少的好伙伴。力文农机专业合作社在2020年引入侧深施肥机和无人机,利用侧深施肥技术和无人机喷(洒)施技术帮助种植户进行施肥、喷药作业,这些智慧农机不仅仅吸引了社员,还吸引了周边的种植户加入合作社。
 “刚开始引入侧深施肥机的时候,大家都不接受,我自己带头用侧深施肥机耕了一千多亩地,第二年见成效后,大家都想用侧深施肥机了。”力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力文说。
  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博士徐守俊表示,希望通过这一项目达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广科学施肥先进的技术、产品、装备,想尽办法降成本提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种植业绿色高效发展。接下来,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推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见效的科学施肥的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把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肥料企业、行业协会集中在一起,共同为科学施肥付出努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