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陕果再入羊城 合作出凡入胜

延安苹果、眉县猕猴桃等特色果品来穗参加2023国际水果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05日版次:06

  延安苹果搭建出大雁塔造型。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芷瑜
实习生 胡亦赟

  9月1日,2023国际水果展在广东省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幕,陕西省果业中心率20余家陕西果业企业参会,集中展示推介苹果、猕猴桃、葡萄、苹果汁、苹果醋、猕猴桃果汁、葡萄酒等40余种特色果品及深加工产品,并开启年度首场果业大型宣传推介和贸易洽谈活动。
陕果入湾区
现场签售2.4亿元

  陕西果业展区门口威武的兵马俑、延安苹果搭建的大雁塔、身穿大唐仕女装的模特……创意搭建处处彰显着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参展客商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打卡,成为展馆最受关注的展区。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既是陕西果品的传统主销区,也是最受陕西青睐的消费市场。”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陕西优质特色水果走进广东、走进大湾区、走进南海之滨的千家万户。
  此次活动,是陕西本年度“走出去”举办的首场大型果品宣传推介和产销对接活动,旨在落实农业农村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助推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共有60家企业近百名经销商参与,截至目前,已有5项大额购销协议达成,销售苹果、猕猴桃等果品2200吨,销售额达2.4亿元。
  自2019年3月起,广东、陕西以“苹果南下 荔枝北上”为契机,立足“双循环”新格局,探索开展省际农业合作。四年过去,如今粤陕两省的合作,不局限于“苹果南下 荔枝北上”的模式,已升级成为“粤品北上、陕品南下”合作新模式。
  从果品到农产品、从生产到大市场、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粤陕两省协同畅通了农业“大循环”,构建起“政府+企业”“县域+镇域”“线上+线下”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省际合作格局,实现两地农产品营销渠道共拓、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促进两地农业开放、包容、普惠、共赢。
政企同登台
道不尽陕果鲜美甜嫩

  推介会上,宝鸡市果菜发展中心主任张小强、延安市果业发展中心主任路树国和周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斌抓准时机,热情洋溢地为产区果品代言,向参展客商推介所在产区的区位优势、果品品质和优势果品品牌。
  “延安苹果多次作为‘国宾礼’赠送外国元首政要;延安苹果六上‘太空’,多次成为航天员的营养补给品;延安苹果远销30多个国家地区,中高端市场销售量达到60%以上……”路树国如数家珍地向大湾区消费者介绍延安苹果。据介绍,“洛川苹果”和“延安苹果”是延安的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在2022年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中,它们分别以687.27亿元和82.99亿元位列水果类第一和第三。
  宝鸡渭北塬区地处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最佳优生区,“在秦岭主峰太白山雪水的浇灌下,眉县猕猴桃果形标准、果肉细腻、酸甜刚刚好。”张小强详尽描述。宝鸡秦岭北麓地区是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全市猕猴桃面积62.5万亩,超过全国1/4,是全国最大的绿心猕猴桃生产基地。眉县猕猴桃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到161.37亿元,位列全国首位。
  陕西是我国的水果大省,2022年,陕西省水果种植面积1754.55万亩,产量1993.47万吨,分别居中国第二和三位。其中,苹果面积924.10万亩、产量1302.71万吨,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七分之一;猕猴桃种植面积99.91万亩、产量138.85万吨,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和世界的五分之一,樱桃、葡萄、梨、冬枣、石榴等产量均位居中国前列,丰富大湾区消费者“果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