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县域经济如何 破解“县域不经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09日版次:02
  提到县域经济,大家耳熟能详,但说起“县域不经济”,可能大家不一定都熟悉。所谓的“县域不经济”,指的是中国1800多个县和县级市,占据90%的国土面积、52%的人口规模,却只贡献了38%的经济比重。
  破解“产出不经济”,要培育竞争优势。纵览全国各地的经济强县,可以很容易发现,这些县都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占据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既来源于产品数量的规模优势,也来源于产品质量的技术优势。
  一方面,经济强县的支柱产业都有绝对的规模优势。如福建省的晋江市,被称为“中国鞋都”,2022年鞋服产业的产值超过3000亿元;辽宁省的兴城市,年产泳装1.7亿件,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湖南省的邵东市打火机行业产值近160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的50%;贵州省的正安县,是中国的“吉他之乡”,年产吉他600余万把,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销售额超过60亿元。
  另一方面,经济强县的支柱产业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除了规模优势以外,这些经济强县同样高度重视技术优势。如晋江市的鞋服产业之所以能够做到3000亿元的庞大规模,技术创新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晋江全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均自行配套了产品研发机构,全市共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03家,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数量均位居全国县域前列。 □蔡之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