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新型生物人工肝 提高肝衰生存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09日版次:06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高毅教授团队领衔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转化研究获重大突破。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干细胞型生物人工肝药械组合产品——“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可以开展临床试验。
  “与常规治疗相比,新疗法用于大动物肝衰竭模型上时,能将生存率从17%提升为87.5%,能有效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望为肝衰竭患者提供新的救命治疗体系。”高毅说。
  高毅介绍,肝脏损伤导致肝细胞广泛死亡,并伴有免疫系统反应,炎症介质大量产生。这些炎症介质进入循环,最终导致人体系统性紊乱和急性肝衰竭。我国肝衰竭每年新发病例达80万-100万例,病死率达70%以上。
  目前,肝衰竭临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标准内科治疗、肝移植、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标准内科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常规机械人工肝主要还是采取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方式,虽应用广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疗后病死率仍较高。肝移植则存在供体短缺、费用昂贵、手术难度大等临床“痛点”。
  高毅团队在前期实验中发现,动物模型具有急性期特征的肝衰竭过程中,都存在炎症机制。而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导致的肝损伤,并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外泌体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刺激组织再生作用。基于此构建“血液净化用间充质干细胞”,简单理解,这是一种运用到干细胞的透析方法。      □珠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