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茂名:“中国荔乡”喜迎土特产丰收盛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9月26日版次:09

  市民群众与农民朋友共同参与丰收节。

  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启旭
实习生 胡亦赟

  9月23日上午,茂名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高州市“庆丰收 促和美”活动启动仪式在高州根子柏桥广场举行,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出席活动。
“百千万工程”硕果累累
  活动在歌舞表演《茂名谣》中拉开帷幕,现场播放了茂名乡村振兴、农民丰收宣传片,生动展示了茂名农民丰收、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呈现党带领人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美好生活的喜悦感与幸福感。
  高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视频通过分享荔枝古树保护、新农人发家致富等“百千万工程”故事,讲演茂名荔枝从“小特产”走向“大产业”的生动历程,深化党员干部群众对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认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洪流。
  今年以来,茂名及早谋划部署,坚持市场兴荔,荔枝销售取得亮眼成绩。俗话说“计划是成功的基石”,新一年的荔枝销售已经开启。茂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小慧发布2024年茂名荔枝营销系列行动,号召广大经营主体一起做好荔枝销售。
  会上对入选全省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的13名专家,新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的12家企业,和当选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的葛志勇进行颁奖,通过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激发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先进看齐,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生产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
实干实绩喜获大丰收
  茂名是广东省农业大市,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和罗非鱼养殖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生猪和禽蛋生产基地,也是全省重要的北运菜、南药、油料、蚕桑、蔗糖生产基地,享有中国荔乡、全国水果第一市、中国罗非鱼之都和化橘红之乡等众多美誉。粮食、水果、罗非鱼、鸡蛋产量、生猪和家禽出栏量多年居广东省第一。2022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26.29亿元,居全省第一,增幅5.8%,成为广东省唯一连续三年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茂名视察,深入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为茂名奋进新征程、推进现代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上半年,茂名完成农业总产值542.6亿元、增长5.2%,继续位居广东省第一。茂名粮食高位爬坡,在2022年总产量全省第二的基础上,面积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粮食丰收在望;茂名坚持向海洋要蛋白,加快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打造“蓝色粮仓”,2023年海水产品产量37.37万吨,滨海新区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
城乡联谊好戏连台
  现场举办了优质农产品集市活动,借助“茂名优质农产品云端博览会(茂名墟)”小程序,开启“云上茂名墟”线上丰收节发布暨茂名月饼金秋营销冲刺行动,通过丰富的满减优惠、拼团、直播短视频比赛等方式让利消费者,让广大市民群众与农民朋友共同参与丰收节,促进城乡消费。
  丰收节期间,茂名还同步开展金融支持土特产助力百千万高质量发展——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企业融资对接会、“趁大墟、赶农集,城乡联动庆丰收”茂名优质农产品销售墟市活动、“墟BA”篮球比赛、“庆丰收 促和美”农业科普连连看活动、“柏桥讲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宣讲活动等系列活动。
  据悉,茂名将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向海而兴,统筹推进“资源养护功能+渔业养殖功能+渔港经济功能”融合的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将博贺渔港打造成为“粤西地区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精深加工中心、海洋文旅休闲示范区”,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推茂名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