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新生儿食管中断未能连胃

专家合力手术修复“生命通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0月05日版次:07

  专家团队为患者手术中。

  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通讯员 许晓洁 何昊书

  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入一名患儿,出生不到一天的童童(化名)检查发现患有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出现严重的吸入性肺炎等情况将危及生命!省二医多学科协作,对童童实施了“气管食管瘘结扎+食管吻合术”,术后精细护理,帮助小童童闯过了一道道“关卡”,患儿最终顺利出院,完成出生“大考”。
食管中断未能连接胃
  童童的出生让家人都沉浸在孩子出生的喜悦当中,但奇怪的是,宝宝出生后经常出现口吐泡沫的现象,进一步检查发现,宝宝患有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
  据介绍,这种疾病发病率在1/3000至1/4000,患儿的食管中断未能连接到胃,而在远端食管和气管之间出现了异常的连接,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出现严重的吸入性肺炎等情况将危及生命。
  但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极其凶险,患儿不可避免地合并吸入性肺炎,治疗难度大。面对这一紧急病例,省二医主管医疗的齐勇副院长立刻统筹调度,当晚10点立即成立一支由新生儿科、小儿外科、胸外科及麻醉科组成的会诊“师团”,多名专家随即就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一系列治疗措施、可能面临的问题、重要关注节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此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下成功吻合
  当天凌晨12点,一切准备就绪。据省二医小儿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苏诚教授介绍,这是个Ⅲa型食管闭锁患儿,治疗的难点有几个:一是食管吻合难度大,同时还要保证吻合口既不发生外漏又不狭窄。二是对麻醉要求高,气管与远端食管有瘘管相通,会“漏气”,开胸后对呼吸机参数调整技术要求很高。
  幸运的是,在省二医强大的多学科协作下,当夜由苏诚教授主刀,历经2个小时,顺利对童童实施了“气管食管瘘结扎+食管吻合术”,随后将童童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时已是深夜凌晨3点多。
  手术顺利完成并不意味着治疗成功,术后护理、肺炎治疗等围手术期管理极其重要,如何保证胃管不脱落,吸痰时的深度和负压的大小,术后的体位等凡是可能导致食管吻合口张力增加的因素均要避免。
  护理团队制定了周密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专业的围术期监护团队的精准护理下,童童顺利地渡过了术后的各个关口,于20天后转到普通亲子病房,重新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能每餐进食70ml奶,吞咽顺畅,出院前行食管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无漏无狭窄,治疗效果非常好。
食管闭锁产前诊断困难
  9月14日,出生就经历一次“大考”的童童顺利出院了,在这25天里,新生儿科、小儿外科的医护人员一刻都不敢懈怠,可谓关关难过关关过“看着他日渐红润的皮肤,逐渐增加的体重,到今天顺利出院,感觉这就是医师节迟来的最好的礼物,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省二医新生儿科主任孟琼难掩内心欣喜之情!
  据介绍,食管闭锁是胚胎期食管发育异常所致畸形。临床表现为患儿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频吐白沫,呼吸不畅,分泌物易被误吸入气管;喂奶后即出现呛奶、呛咳、发绀,经清理口腔分泌物后缓解。无气管瘘者腹部呈舟状,有气管瘘者腹胀较明显,一般都伴不同程度的吸入性肺炎。该病产前诊断较困难,大多生后诊断。一般在患儿出生后24-7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