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深山种灵芝 撑开致富“伞”

仿野生灵芝干品市场批发价可达200-300元/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09日版次:08

  广东韶关、肇庆等地的仿野生灵芝可以实现全年采收。

  南方农村报记者 戴甜甜

  每年的初秋时节,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的深山里,郁郁葱葱,山泉潺潺,乔木成荫。从草之间,一株株褐黑色的灵芝从被腐叶遮盖的断木上生长出来,布满了整个山坡。
  环山群抱的隘子镇是目前韶关始兴县种植仿野生灵芝面积最大的一个镇,全镇种植灵芝已达2000亩。这里种出的灵芝(干品)批发价达300元/斤以上,每斤市场零售价更是高达800元。
林下育“仙草”
成功栽培仿野生灵芝

  灵芝,被誉为九大仙草之一,极具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国际灵芝研究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曾指出,灵芝内含灵芝三萜、多糖类等活性成分,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等方面功效显著。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委员兼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微生物所”)研究员杨小兵介绍,灵芝的人工栽培源于广东。1959年,省微生物所教授邓庄在成功培育出首株可人工栽培的灵芝。在此基础上,广东不断提高人工栽培灵芝水平,使得这种原本只在深山生长的食用菌在国内大范围种植推广。
  作为灵芝人工栽培的主要起源地,广东韶关、肇庆等地通过生物技术,培育了适应当地栽培的灵芝品种,以野生环境仿生种植的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年都可以采收。
  “灵芝消费市场较为热门,尤其是仿野生灵芝刚刚兴起,种植技术已渐趋成熟。”百福灵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庆中介绍,韶关、清远等地山区平均海拔达到了800米,松树、杉树、柏树都很茂盛,可以说有着非常好的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条件,经过多年培育,种植的灵芝品种多样,产出周期也较为灵活,热销北上广市场。
立足优势强产业
灵芝产业已成规模

  韶关始兴县具有气温适宜、生态良好、森林植被好等优势,给灵芝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地不少国有林场探索种植仿野生灵芝,并以天然段木为栽培基质,完全仿照野生灵芝的自然生长习性,坚持两年轮作,三年一休,保证灵芝出品质量。
  “你看这株灵芝,它的菌盖表面有一层黄褐色的粉末,这就是灵芝孢子粉,说明这株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了。”始兴县隘子镇祥源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官贵娟身形轻灵轻巧地走在山坡上,摘下一株灵芝,色泽温润。
  2011年试种时,官贵娟种植灵芝面积只有十几亩,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扩大了30多倍。
  “从第一年种下仿野生灵芝到采摘期需三到五年,每年的收获期在4月到8月。”官贵娟说。第二、三年是丰产年,一般可连续收获4至5年,甚至10年。在这中间管护成本非常低,几乎不用人去打理。
  目前,该合作社种植的林下仿野生灵芝达到了500多亩,年产鲜灵芝达上万斤,并吸引周边乡镇一同种植仿野生林菌3000多亩,地域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
  “除了茶饮、浸酒、入药之外,汤食也成为较流行的食用方式。”韶关市始兴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珠三角地区流行包括灵芝煲鸡在内的膳食,灵芝将成为市场“新宠儿”,进一步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山珍摇身土特产
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纯正的原料来源于道地的生产地。在韶关丹霞山,灵芝、铁皮石斛等山珍都已成为当地知名特产。
  在韶关仁化县丹霞街道,巴孖园家庭林场负责人朱云成功栽培仿野生铁皮石斛、灵芝等作物后,不仅为当地丹霞风光体验民宿与餐饮提供食材,还会有游客慕名前来购买灵芝等土特产。全年林下种植以短养长,一年营收10多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国内不少地方都是以野生和大棚种植的灵芝居多,但仿野生种植的灵芝仍然较少,现在的消费者比较注重养生,所以仿野生灵芝每年都供不应求。”刘庆中介绍,灵芝从大棚种植转向到深山老林,通过仿野生种植,让灵芝自然生长,增加灵芝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今年,他的基地内仿野生灵芝亩产已破千斤,并全都销售一空。而当地生灵芝批发价60元/斤,干灵芝200元/斤以上。
  据刘庆中介绍,灵芝基本都是销往一二线城市。目前市场供不应求,今年其基地灵芝采摘后便接到了50万棒的订单。
  灵芝、猴头菇、榆黄蘑、平菇……近年来,食用菌在广东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珠三角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消费市场和外贸集散地之一,广东的无限极、粤微、林中宝等食用菌加工企业更是名声在外。这一来自大山的馈赠,正稳稳托起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