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民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课难求 青年夜校再成潮流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18日
版次:
04
氛围热烈的中医养生课堂。 李瑞雪 摄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李瑞雪
策划 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 苏晓璇 段凤桂 肖婉琦
“一课难求!”“求学习搭子!”打开社交软件,全国各地网友交流讨论夜校的热烈氛围几乎要溢出屏幕。
夜校,一个颇具年代感的名词,最近因为大批年轻人的涌入而焕发时髦感。
这股夜校的风自然也吹到了广东。不只在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粤北的青年夜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属于青年的“夜晚充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热门课程“秒光”
“一般都秒没,这次能抢到太幸运了!”黄登科开心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抢到了中山市东凤镇青年夜校最火爆的课程——中医养生课。而“秒没”的背后,是9元/节的公益价、10年摸索创新的积累、16名学生会成员的付出,以及139名东凤青年对生活的热情与进步的渴望。
11月6日,周一晚7时30分,中山东凤镇青年夜校405教室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天晚上,本期最受欢迎的中医养生课迎来了最后一节课。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认识穴位、现场指导、养生讲解……氛围热闹、欢乐又井然有序。
在东凤镇,45周岁以下的成年居民都可以报名参加青年夜校。据统计,东凤镇青年夜校本期录取人数139人,其中30-40岁学员人数最多,为84人,18-30岁学员24人,40-45岁学员31人。为此,课程设置也尽量满足各年龄段的需求,从舞蹈、插花、中医养生到带货直播、美甲培训,创新、多样化的课程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学员。
9元/节的公益价与优质师资的超高性价比搭配,是吸引青年报名夜校的一大亮点。国家插花艺术一级技师陈景仪,中山市柒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抖音运营操盘手吴小玲,中医反射疗法继承人韦华军……中医养生课的带班助教、夜校学生会成员陈利芬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这些老师都是为了情怀而来,夜校只会补贴老师们一些车马费。
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是阻碍青年踏入夜校的最大障碍。“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坚持,上着上着,不知不觉,也就好几年了。”从事文职工作的高淑金已经坚持上夜校8年了,“为了将有限的资源惠及更多人,夜校规定每人每期只可以选一门课,而一门课每周只需一个半小时,这样对我来说比较容易坚持下来。除了知识以外,来夜校认识的朋友、找到的归属感、收获的快乐,都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高淑金开心地说。
中山东凤镇开办夜校已有10个年头。在今年10月以前,这所夜校名为“东凤镇青年社区学院”,如今正式更名为“东凤镇青年夜校”,被纳入广东省共青团建设“青年夜校”的规划中。
把夜校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是中山探索建设青年夜校的一个出发点。
成年人的“少年宫”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现在有夜校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学到小时候可望而不可及的才艺,更像是给自己报了一个‘兴趣班’。”担任中国舞班班长的黄世兰说。40岁的黄世兰来自广西玉林,目前在古镇从事灯具行业,每周从古镇驱车赶来东凤上课。
本期东凤镇青年夜校开设了中式花艺、古筝提升班、中国舞、手工钩织课程,俨然成年人的“少年宫”。
中国舞每节课价格在76-100元之间,古筝课价格则是100-160元,这是当地的市场价。而在夜校,这些课程仅需9元,而老师是中山市古筝协会副会长、中山市东凤镇古筝协会会长梁美添,中国舞蹈家协会资深注册教师陈丽婷。陈丽婷的舞蹈课十分受欢迎,“1分钟内就被抢完了!”黄世兰感慨道。
“送你上学第一天,要你勇敢,我却哭了……孩子会穿过大雨,去懂人间的道理……”在陈丽婷的带领下,24名同学用曼妙的舞姿讲述着温馨感人的母女羁绊。“虽然我们是从零基础教起,但是大家学得都很认真,进步很快,3个课时就把《是妈妈是女儿》这支舞学了三分之二了。”陈丽婷欣慰地说。
课堂之外,陈丽婷和学生们会自发排练,录制舞蹈视频分享,也会在每年12月5日的志愿者日为东凤镇志愿者表演。
30岁的高淑金是本地人,2015年开始在东凤青年夜校学习。提到令她印象最深刻的课程,她描述道:“摄影老师教我们如何用手机拍摄光轨照片,我们用手机的手电筒在黑暗中划出一双翅膀,再用另一支手机在前面拍摄。”在中医养生课上,除了老师,作为班长的高淑金最为忙碌。在及时拍摄记录下老师的穴位指导、按摩方式之后,她会运用之前在视频剪辑班学到的技能,将视频稍加剪辑,配上文字发到群里,方便同学们理解、学习、跟练。
技能拉满的“毕业生”
“进步”是夜校的底色,也是广大青年的生活姿态。
来自陕西的李艳玲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山工作。2021年10月,她开始接触直播,未能得心应手。2022年4月,东凤青年夜校为她送来了东风——网络直播培训课程。每周她都会在固定的一天驱车1小时去夜校学习。6个课时的直播培训课程,从理论、直播逻辑、话术到最后一堂课的实播演练,为李艳玲这样的“互联网小白”系统学习直播打开了大门。
“刚开始站在镜头前是紧张的,不过,现在我的眼里只有我的观众。”青年夜校给了李艳玲站在镜头前的勇气,更为她指明了发力方向,“直播课上老师带着我们看IP、分析流量,这样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定位找准目标,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在课程结束后,李艳玲参加了2022年中山市东凤镇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中山创业创新港杯)——“东凤智造·我最出彩”直播新秀技能大赛,并获得了季军。
如今的李艳玲已成为直播能手。“我看过她的直播,语速好快啊!”陈利芬说。4.3万粉丝、每场1万多场观、累计10万元销售额,这是李艳玲直播间销售抽油烟机半年的战绩。如今,她探索与企业合作,立足于东凤“小家电之都”的产业优势,开始了新号“凤姐生活电器”的培育。“要学习的还有很多。”面对当前直播市场的激烈竞争,李艳玲活力满满,持续学习。
像李艳玲一样寻求创业、副业机会的东凤年轻人不在少数。为此,东凤镇青年夜校除了开设“抖音直播”课程外,还开设了“美甲培训”班。“最近中山提倡发展夜经济,青年来我们这里学习美甲,学成后在夜市开设一个摊位,既开拓了副业,也点亮了东凤的夜经济。”东凤镇团委书记李泰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夜校里相互取暖
“我们东凤镇汇集了五湖四海的人。”黄世兰说。
东凤镇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占比超过50%。东凤镇青年夜校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学生,外地户籍学员占比约44%。小小的夜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打工人的日常带来了许多温暖。
2016年,刚刚来到东凤半年的黄丹丹参加东凤镇青年夜校的书法班,与同学老冯一见钟情。“老冯拿了书法材料回位置的时候,我们互看了一眼,那一眼我就对他一见钟情。”此后,他们一起上课下课,2019年步入婚姻殿堂,如今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父母。
在东凤镇青年夜校,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周一的中医养生课上,王嘉嘉以学生的身份出现在教室里。而在周五,她会化身为美甲培训课的老师。王嘉嘉说,当初做志愿者的朋友介绍她来夜校,随后她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这次开设美甲培训课程,是学生会向她发出邀请。
陈利芬是东凤镇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也是2022年度的“中山市最美志愿者”。在东凤镇青年夜校,她和其他志愿者轮流做带班志愿者,并组成了学生会,从报名、信息汇总到开班建议、联系老师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我们学生会有16个人,除了2名团干外,其他人都是志愿者,都是自发为大家服务的。”陈利芬说。
高淑金在参加夜校后的次年也加入了东凤镇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这里大家像朋友一样,很温暖。”在她看来,大家不仅仅是“学习搭子”,也是“爱心搭子”。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