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民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18日
版次:
04
据介绍,针对小微企业种植管理“见招拆招”的情况,各专家团队及时就小微企业提出的田间管理、果树整形、病虫害防控、灾害治理等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手册。
小难题 深钻研
专家们将调研过程中搜集到的技术难题带回实验室开展系列研究,帮助企业攻克发展瓶颈,开展线上远程服务。
位于英德市西牛镇的英德市大粤北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粤北食品”)是一家麻竹笋加工与销售企业。在清远乡村小微企业专家工作团成员、浙江农林大学应叶青专家团队赴大粤北食品调研时,该公司正对加工技术难题——蓝色斑点笋——束手无策,导致新产品上市时间一再推迟。“竹笋初加工过程中,如杀青不到位,会产生一些蓝色斑点,虽然不会影响竹笋的品质,但会影响产品的外观。”企业负责人钟民健说。
经过不断摸索、试验,10月28日,远在浙江的专家团队通过微信向钟民健传来“喜报”——问题解决了!“我们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遇到这样的问题多数只能自己瞎琢磨,解决不了只能放弃。”钟民健说。
除了技术指导,专家团队也会为企业营销提供可行方案。清远市清新区白云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清远鸡养殖企业,主要依靠传统批发渠道销售,在营销转型上艰难摸索。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了解情况后,经常向该公司提供农产品推介会、产销对接会等活动资讯与参展名额,助其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与企业知名度。
利用自身联结国内产业资源和科技资源的优势,专家团队积极帮助清远小微企业对接外部资源,对接外地参观学习,对接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等。据统计,截至目前,有8个专家团队带领或推荐清远的乡村小微企业到福建、江西、云南等6个省份的28个科研单位和企业调研学习,了解产业新信息,学习品牌建设等,让小微企业不再“孤立无援”。
微服务 大创新
但专家与乡村小微企业并非只有单向输出。清远乡村小微企业专家工作团成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杨琳表示,通过与小微企业接触,专家团队同样受益良多,一方面更加了解市场所需,为后续研究指引方向,另一方面还能从小微企业学习到“民间经验”“土方法”。
腾讯项目负责人陈晶晶介绍,项目领先全国,率先为国内最顶尖的特色产业技术专家与最基层的乡村小微企业搭建桥梁,构建系统化方案,探索“一企一策”科学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团团长侯水生表示,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乡村小微企业创新项目的实施,国内各产业、各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学家,为乡村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解决他们生产中面临的难题,为清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全产业链的科技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伯伦期望,通过项目帮扶,清远每个特色产业都能有至少一个堪当“领头羊”的乡村小微企业,且期待项目能探索出更多对小微企业行而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辐射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文星表示,清远率先实施乡村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着眼于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加快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代表的乡村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专家团队下沉一线,与乡村小微企业一对一对接帮扶,带来了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新渠道,将有力助推200家乡村小微企业提升发展,并示范带动其他产业和企业,促进清远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一课难求 青年夜校再成潮流
下一篇:
上一篇:
一课难求 青年夜校再成潮流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