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午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09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不久前,教育部对“关于尽快实施午休‘舒心躺睡’工程的建议”做出答复,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作息时间规范管理,将继续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地方已开启校内午休的探索实践,一些地方在全市学校推广午休服务。然而,政策如何更好落地仍考验管理智慧,也需各方形成合力。(12月6日新华社)
  @周学泽:各地探索实践说明,做好“舒心躺睡”工作,既需要爱心,又需要决心。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已经解决“舒心躺睡”工程的学校,或是学校老师主动站出来,或是有关部门走访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换位思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爱护,从孩子如何睡觉能更舒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敢于下决心解决问题。
  各地“午睡床”的探索弥足珍贵,证明做好中小学“舒心躺睡”工作完全可行,也是不难操作的。像德州市德城区学生使用政府统一配置的午休垫,简易,价格不高,任何学校基本都有实施的条件。因此,做好“舒心躺睡”工作,是一个意愿远远大于能力的问题,善于下决心更重要。
  @唐伟:午休并非新生事物,而是延续了多年的做法,只是各地在执行上存在不小的差异。一般而言,高质量的午睡在30分钟最为合宜,这也是大多数地方通行的做法。从现实来看,保障午休的时间并不难,但孩子趴在桌上睡觉的既有做法一时难以改变。究其原因,一是大家对趴着睡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改变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强。从专业看,学生趴着午睡会对眼球造成压力,长此以往,容易诱发眼部疾病,另外,不健康的睡姿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对身体其他部位带来伤害。
  二是缺乏刚性的考核机制,外部约束的推动力不强。从一些地方的试点来看,让孩子趴着午睡改为躺平午睡,实现的难度并不高,可以“有条件利用条件,无条件创造条件”。比如第一批试点“午休课”的学校包括杭州的新华实验小学、德胜小学和永正实验学校等,这些学校要么把一些没有投入使用的教室变成学生们的午睡室,要么因地制宜在教室空地上铺上垫子方便孩子睡觉,还有的定制多功能午睡床,或购置很舒适的睡枕等。当然,还可以修建更多的宿舍,甚至可以把空闲的教师寝室利用起来,解决“硬件不足”的困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