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刘禹锡纪念馆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2月21日
版次:
11
连州中学内,刘禹锡纪念馆掩映在绿意之中。 曾亮超 摄
| 人文景观 |
二○二三年初秋的一个黄昏,我和几位作家从广州坐车抵达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连州,下榻红楼宾馆。这是我六年后的故地重游。翌日上午,我们跟随当地友人,去参观位于连州中学里的刘禹锡纪念馆。一千二百年以来,刘禹锡(772—842)在连州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堪称圣贤。连州名人辈出,但他的地位始终无人超越。他和连州的相互成全,或对连州的历史贡献,跟韩愈之于潮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禹锡纪念馆为三层仿唐建筑,展品丰富,形式新颖。一楼展览刘禹锡治理连州的历史功绩。二楼介绍连州的古代名人与文化。三楼推介连州现当代成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民间文艺家、刘禹锡纪念馆馆长曹春生为我们讲解。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说到精彩处,眉飞色舞,极有感染力。他推举刘禹锡文化不遗余力,继承了刘禹锡对连州山水和连州子民的热爱,可谓连州之子。他应是当下研究刘禹锡在连州乃至连州文化首屈一指的专家。他出版的《连州刺史刘禹锡》《刘禹锡连州兴学》《秦汉岭南第一州——连州》《湟川贤踪》《连州历代名人》《连州民间故事》等多部著作,涵盖小说、戏剧、故事、非虚构和学术著作等体裁,考证翔实可靠,叙述生动晓畅,文笔质朴简洁,是外人了解连州不可多得的文化读本。
唐代贞元二十一年正月(805),顺宗即位,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自此屡遭贬谪。元和十年三月(815),刘禹锡因写《元和十年,自朗州如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权相武元衡,被外放为连州刺史,至元和十四年十一月(819)因母在连州病逝而丁忧离开。他在连州任上四年半,励精图治,以民为本,发展生产,重修海阳湖和燕喜园。他兴学重教,亲自课徒,当时荆、楚、吴、越一带儒生闻风而来。弟子刘景成为连州第一个进士,刘景之子刘瞻亦高中进士,后成为唐朝宰相。此后数百年,连州共出了进士一百三十八人,遂有“科第甲通省”之称。
刘禹锡作为唐代的强力诗人,被誉为“诗豪”,先后跟柳宗元和白居易齐名,史称“刘柳”“刘白”。他的诗文强调“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视野开阔,鞭辟入里。其诗“雄浑老苍”“尤多感慨之句”。刘禹锡身处时代风暴的中心,被贬南粤边城,屡遭打击,但壮志未改,越挫越勇。这从《再游玄都观》可看出:“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诗是他后来返京所写,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是对十四年前因赋玄都观诗获罪的后续。
刘禹锡在连州写下的七十三首诗,二十五篇文,题材广泛,遍及连州的山水名胜、亭台庙宇,并有多首赠诗。从中可见他平时的活动轨迹、社会交往,更能见出他在连州的政治实践及具体事功,或咏史怀古,或寄寓身世,或贺友酬唱,唐代连州的风土景物、习俗人情,亦因刘诗而千古流传。这些诗歌,或揭露时弊,或讽喻谲谏,或剖析自我,或借物寓理,用典精巧,比喻新奇,形式灵动,章法多变,格局宏大,风格疏朗豪迈,雄浑沉郁——当属连州文化遗产最珍贵的部分,由此亦可管窥他的政治抱负、思想风骨和精神境界——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对友人热心勉励,兼写连州的山水之美:“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插田歌》则借农人与计吏的对话,讽喻官场,谐趣横生:“农妇白苎裾,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咛如竹枝。”《苦雨行》写无惧凄风苦雨,且酒且歌:“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以野花紫薇喻指友人不慕虚荣,情操高洁:“兴生红药后,爱与甘棠并。不学夭桃姿,浮荣在俄顷。”《敬酬彻公见寄二首(其二)》以禅诗赠高僧,越江千里,皆为镜花,雪若虚空,无非幻影,开悟之人,勘破水月:“越江千里镜,越岭四时雪。中有逍遥人,夜深观水月。”《闻道士弹思归引》写逐客思归而不得的悲凉之感,让人潸然:“仙公一奏思归引,逐客初闻自泫然。莫怪殷勤悲此曲,越声长苦已三年。”《秋风引》与此殊途同归,写尽旅者在瑟瑟秋风中的万千感慨:“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萤引》写宫灯萤火,世事变幻,汉陵秦苑,已成陈根腐叶:“天生有光非自衒,远近低昂暗中见。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写人的智慧有限而宇宙无穷:“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黄金明
上一篇:
今天你喝墨水了吗
下一篇:
世说新语
上一篇:
今天你喝墨水了吗
下一篇:
世说新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