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东数西算”正当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21日版次:12
| 民间语文 |
  继“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后,又一项国家跨区域重要战略工程——“东数西算”正式启动。“东数西算”中“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也就是数据计算能力。顾名思义,“东数西算”工程指将东部庞大的数据处理需求引导至西部地区进行运算,此项举措既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计算压力,又能带动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请看:
  (1)数据的超大“体量”需要强大算力,也需要更大规模、更高效的数据中心,而“东数西算”可以推进数据中心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和算力上的提升。(《贵阳日报》2021年5月28日)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跨区域调配水、气、电,输送能源,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东数西算”工程跨区域调配网络数据需求,输送虚拟资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东数西算”是新兴的热点政策名词,但形式上更像短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结合程度还不够紧密,因此“东数”和“西算”中可以插人其他成分,例如:
  (2)“东数”为何“西算”?(《经济日报》2022年3月17日)
  同时,正因为“东数西算”这类词语形式不固定,所以使用上较为灵活。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可依据语境需要对词语中的动词性成分进行替换,例如:
  (3)从一开始的“东数西存”,到新赛道“东数西算”,到新场景“东数西训”,乃至最后实现“东数西营”,贵州大数据发展路径明确、目标清晰。(《科技日报》2022年5月24日)
  例(3)中“存”是“存储”,“训”是“训练”,“营”是“运营”。
  “东数西算”在形式上具有简洁性。“东数西算”仅用四个字就将一项新政策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一方面语言运用需要遵循经济性原则,语言经济性原则要求使用尽量少的语言形式表达尽可能多的意义;另一方面,有关国家时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用词都要求在完整、全面的基础上做到简洁精练。
  “东数西算”类词语的出现,给语言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含方位的四字结构由原来单一的并列关系而发展出并列关系和主谓关系并存的局面。普通含方位的四字结构都是并列关系,如“东奔西忙”“南征北战”等;而和国家政策有关的含方位的四字结构是主谓关系,“南水北调”意思是“南方的水向北方调配”,“南水”是定中结构作主语,“北调”是状中结构作谓语,“南水”和“北调”之间是主谓关系;同样,“东数西算”意思是“东部的数据在西部运算”,“东数”和“西算”之间也是主谓关系。
  如今,我国正着力对东西部数据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布局,这对全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东数西算”有着广阔的前景。
□王冬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