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中国首家绿色鱼盒马村落户肇庆

南鱼北送,日销万条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1月02日版次:09

  盒马村科学化养殖的“绿色鱼”获得了国家级认证。

  在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食品队列中,盒马近期新增了“绿色鱼”系列,有彩虹鲷鱼、鲩鱼、鲈鱼、鲫鱼等多个品种。它们来自广东,住着生态养殖屋没有“鱼腥味”,吃着16款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鱼粮,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的身份认证,一上架就成为盒马水产区的新宠。
  2023年12月27日,位于广东肇庆鼎湖区的“绿色鱼”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正式挂牌盒马村,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金发忠在挂牌现场表示,“绿色鱼”养殖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同时也需要像盒马这样的新零售平台,利用数字化供应链能力,通过全国物流配送,将优质农产品辐射到全国消费市场。
  在“绿色鱼”养殖基地建有千亩生态池塘,里面却一条鱼也没有,一个个集装箱大小的生态养殖箱,是基地给“绿色鱼”安的新家,“因为塘泥里的土臭素,池塘养的鱼或多或少都有腥气,想要去掉土腥味,就得给鱼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盒马村负责人、观星农业董事长舒锐介绍说,池塘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域,面积最大的作为水源,从中抽出来的表层富氧水经过杀菌处理后,便会流入养殖箱。鱼儿由此享受着源源不断的活水,既能将土臭素拒之门外,还能时刻在活水中做逆水运动,从而使肉质变得更有弹性,不绵软。养殖箱还可以实时监控鱼儿的活动状态并智能调节箱内环境。
  基地的营养师专门为鱼儿定制了16款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鱼粮,并定期投喂多糖类、维生素类、胆汁酸、保肝护肝类的营养品。科学化养殖,达到了行业里少有的绿色养殖标准并让“绿色鱼”获得全国名特优新认证。
  观星农业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背靠西江优质的水资源,环抱于鼎湖优美的自然风景中,基地占地面积约1000亩,带动辐射范围包括鼎湖区沙浦镇、永安镇、莲花镇以及周边区域。是以陆基推水养殖系统为主的数字化、标准化的“绿色立体循环渔业”养殖基地,打造零污染、零排放、零药残、零土腥味的绿色水产品,集绿色养殖+生态池塘+新能源光伏+工农旅等”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数字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据介绍,观星农业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联合行业内专家团队,牵头完成七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国家绿色水产品行业标准制定者。公司旗下“舒鲜生的鱼”、“星空大鱼”品牌系列中已有8个集装箱养殖水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彩虹鲷、草鱼、加州鲈、鲫鱼、禾花鲤生鱼、宝石鲈、牛蛙),同时有6个产品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收集(罗非鱼、草鱼、加州鲈、生鱼、宝石鲈、牛蛙)。
  一年前,盒马海鲜水产采购总监刘胜兵带着团队在遍访全国各地找好鱼时,发现了广东“绿色鱼”系列的好产品。但如何把这些绿色鱼,特别是娇贵的热带鱼彩虹鲷卖向全国,尤其是处于冬季的北方,并不容易。
  “头批‘绿色鱼’运到北京后成活率只有一半多。于是我们跟着水车一路北上,全程记录着换水时间、氧气、活力度等指标,终于在装载密度和温度中找到问题。”据刘胜兵介绍,在历经数月的实验后,他们终于将这条特殊的鲜活链路打通,并给娇贵的“绿色鱼”实行单缸单养,成活率提升到95%。目前,这些“绿色鱼”已经生猛地“游”进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全国20多个城市、300多家盒马门店。
  盒马数据显示,尽管在全国上市才1个多月,“绿色鱼”已实现日销万条的佳绩。
  此次挂牌的“绿色鱼”盒马村,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实践。同时,借助“绿色鱼”盒马村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优势,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提升水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盒马村“新零售+数字化农业”的农业订单生产经营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中国消费者报、观星农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