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哈尔滨为何叫“尔滨”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11日
版次:
11
如果某天,你突然在网络媒体上看到大家“尔滨”“尔滨”地叫,千万不要惊讶,他们喊的正是哈尔滨。
被叫“尔滨”,哈尔滨人表示很受用:“尔滨”听起来多亲切啊,更像是亲人和朋友。咱家来客人了,“尔滨”必须得招待好。
继淄博烧烤之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开年就火了。为了取悦游客,哈尔滨整出了很多花活,比如饭店冻梨切片、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交响乐团、鄂伦春族人在中央大街表演驯鹿,等等,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关注。有些甚至是本地人都未必见过的,这让很多哈尔滨人都笑(哈)不出来了,所以只能叫“尔滨”。而外地人叫“尔滨”,则是一种幽默的昵称。
新华网评论说,尔滨拿出“掏家底儿”的态度迎接游客,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尔滨”。一声“尔滨”,可亲可爱,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拉高了冰城的“温度”。这把“火”,源于热情真诚的待客之道。真诚待客永远是最硬的招牌。哈尔滨“火”的不仅是美食美景,而是当地人表现出的善意、城市营造出的“家”的氛围。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客,还有什么比感受到“家里人”的关怀和体贴更让人心动的?
评论说到了要点。游客爱上一座城市,不管是之前的淄博,还是现在的哈尔滨,都不是只为了吃一顿烧烤,吃一个冻梨,而是需要一种放松,需要真诚以待,需要满足他们的情绪价值。都说现在的年轻人,一不顺心,就想回农村种地。但也都知道,这是难以实现的事,可是去一趟旅游,还是容易实现的。如果这场旅游,满足了自己,带活了当地的经济,还能一起上网狂欢,何尝不是参与了历史呢?
尔滨呀,这“泼天的富贵”就该属于你。 □何浓
上一篇:
意外之喜
下一篇:
广告
上一篇:
意外之喜
下一篇:
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