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州从化抓好冬种生产,“双季稻+”轮作面积1.4万亩
“双季稻+”可增收4000多元/亩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16日
版次:
08
2023年从化“双季稻+”轮作任务为1.4万亩。
南方农村报讯 “双季稻+油菜”每亩增收约2000多元;“双季稻+小麦”每亩增收2000多元;“双季稻+芥菜”每亩增收4000多元;“双季稻+紫云英”每亩增加生物产量2000多公斤,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日前,2024年广州市从化区首届现代农业冬种节系列活动之荔枝高接换种项目启动仪式暨“双季稻+”技术培训班(以下简称“活动”)在从化区鳌头镇举办。笔者了解到,2020年至2023年,从化区持续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示范推广“双季稻+”种植模式,2023年“双季稻+”轮作任务为1.4万亩。
举办冬种节是“从字号”特色品牌的农事节庆活动的首节。活动现场,各镇街、区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必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自觉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切实大力挖潜、抓好冬种生产,确保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按既定目标完成。
“做好农业生产必须严守粮食安全底线,促进耕地保护提质增效。从化通过冬种生产把粮食安全扛在肩头,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对于确保全区2024年粮食面积稳定、产量增长,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在现场作冬种动员。
笔者从活动上了解到,2023年,从化区开展双季稻轮作试点,增加种植一季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实现一年三收,全区完成粮食面积21.42万亩,同比增长0.32%,粮食产量7.32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今年从化区将在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改良上发力,挖潜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空间,实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推进,推动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据介绍,2020年至2023年,从化区持续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示范推广“双季稻+”种植模式,累计开展“双季稻+”32529.68亩。2023年“双季稻+”轮作任务为1.4万亩,其中:“双季稻+油菜”6800亩,“双季稻+紫云英”面积6000亩,“双季稻+小麦”面积1000亩,“双季稻+芥菜”面积200亩。
“双季稻+”模式的推广应用,加快构建符合从化实际的绿色种植制度,稳定提高双季稻生产能力,对促进粮食、蔬菜增产以及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2023年双季稻轮作已累计派发油菜种子3400公斤,紫云英种子9000公斤,芥菜种子50公斤,肥料1200多吨。
据测算,“双季稻+油菜”每亩可收获油菜籽约150公斤、生物产量约1500公斤,在实现肥田沃土的基础上,每亩增收约2000多元;“双季稻+紫云英”每亩增加生物产量2000多公斤,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双季稻+小麦”每亩收获小麦200多公斤,每亩增收2000多元;“双季稻+芥菜”每亩收获芥菜2000公斤以上,增收4000多元。
据悉,为谋划好2024年全区“三农”工作,从化区将重点在打响品牌方面下功夫,重点谋划“六新六节一活动”。“六新”是筹划举办广州从化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计、新市场系列活动,“一活动”是办好全区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引智引技活动,“六节”是办好广州从化现代农业冬种节、花博会、开耕节、渔业增殖放流节、荔枝节、丰收节。 (王俊涛)
上一篇:
下一篇:
“芭乐果”种出“甜日子”
上一篇:
下一篇:
“芭乐果”种出“甜日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