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首例全降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在高州获成功

介入封堵不留痕 三岁女童获救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1月16日版次:11

  专家团队手术场景。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朱斌 通讯员林楚娴 林巧文)一场肺炎,让家人惊讶获知:3岁的小女儿竟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只能手术治疗。一台落地于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广东首例”手术,让家人欣喜看到:女儿不用开胸,只是植入一个全降解封堵器就关闭了动脉导管,而且术后体内没有残留传统手术的金属异物。
  日前,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一区主任胡楝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张智伟联合手术,为家乡在茂名市的3岁小女孩小景(化名)成功施行了广东省内首例全降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如今,“救心”成功的小景已经康复出院。
  据悉,以往此类手术通常采用传统金属封堵器,可能存在金属永久植入物的风险。然而,高州这台微创介入手术一举突破传统的困境:手术采用的新型封堵器既可修复缺损,又可逐步完全降解,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内,再也不在人体内残留金属植入。这台创新性手术,有介入却无植入,实现“绿色介入”,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多“心”福音。
  今年才3岁的小景一直生活在北京市大兴区,1个多月前不小心感染上肺炎,在当地治疗期间确诊了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原先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一般在出生后会自然闭合。如果出生后动脉导管仍然一直处于“开通状态”,则成为一种病态,会导致儿童缺氧、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脏增大甚至心力衰竭危及生命,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手术封堵治疗。
  “如果使用以往的金属封堵器,留在小孩体内毕竟是异物,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父母在为小景担忧,但在了解到有完全降解的新型封堵器之后,心头大石才落地了。慎重考虑过后,父母带着小景回到家乡的茂名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一台重获“心”生手术。
  上个月28日,在张智伟教授指导下,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胡楝专家团队在心脏超声引导下,把一款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研发的全降解封堵器精准送入小景的心脏缺损处,顺利关闭了该通道。小景的心脏血液从此恢复了正常循环流动,重奏健康心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