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乡村著名行动 守住群众的乡愁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2月29日
版次:
02
近期,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2023年全国新增了15.6万个乡村地名,并设置了20.2万块地名标志。这一举措为乡村街巷、山水林田湖草沙赋予了温暖的名字,同时促进了乡村邮路的畅通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同时,2.7万个具有历史价值的乡村“老地名”被纳入保护名录,这标志着对乡村精神家园的守护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过去,农村地区的许多路街巷缺乏正式命名,这不仅给乡村物流带来阻碍,也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便利。无名或俗称的街巷,往往使得外来人士感到困惑,影响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潜能。因此,乡村地名的整顿和规范,实际上是对乡村基础设施的一次重要升级,它直接关系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地名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乡愁的一种尊重。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许多传统乡村面貌正在逐渐消失。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那些可能随之消逝的记忆和情感。这些老地名是历史的见证,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通过保护,让群众留住了乡愁,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命名的乡村地名,是对乡村特色和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例如,一些地名反映了当地的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这些地名便于人们记忆和指引,有助于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促进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黄思成
上一篇:
育儿补贴,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社会期待
下一篇:
上一篇:
育儿补贴,不仅是经济支持更是社会期待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