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让乡村文化 迸发新活力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26日
版次:
02
| 农讲所 |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广袤的乡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既是乡村独特的文化标识,也承载着人们的文化乡愁。加强保护传承,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方能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好延续乡土文化根脉。
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既需要在深入挖掘、强化保护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做文章。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直苴村的村民李济雁,在县城的彝绣一条街开了店铺,售卖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文创产品,例如绣着精致图案的彝绣笔记本,装点着彝绣的商务包、小摆件等。古朴与精致碰撞、传统与现代交融、民族与时尚牵手,让古老技艺焕发了新活力。彝绣文创不仅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也日益走向世界,由楚雄彝绣饰品缀饰的时尚服装去年9月在米兰时装周上闪亮登场。这从一个方面启示我们: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需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不断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 □孙明霞
上一篇:
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三重逻辑
下一篇:
“花粉过敏”
上一篇:
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三重逻辑
下一篇:
“花粉过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