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生物絮团模式实现“零换水”养虾

湛江雷州一棚区养殖成功率达95%,最高亩产2600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28日版次:10

  生物絮团系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为虾提供额外的食物来源。

  广东南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南洋),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乌石镇,其主要业务聚焦于小棚园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水产动保产品的代理销售。据广东南洋的负责人徐福弟透露,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开发了两个园区,分别是南园区和北园区,每个园区均拥有800张小棚。在运营规划上,南园区于2022年便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而北园区则稍晚一些,在2023年年底实现投产。
瞄准北方市场维持利润
  回顾徐福弟的养殖历程,2021年选择了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作为养殖基地,搭建小棚进行养虾尝试。随后,2022年下半年,他又将目光投向了湛江,继续在此地深耕养虾事业。在园区内,徐福弟亦自主经营了140张小棚。他自豪地表示,每张小棚放苗59600尾,养殖成功率高达95%,平均每亩产量稳定在2300-2400斤,高产时期甚至能达到每亩2600斤。
  徐福弟介绍,自己采用的是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在不排水的情况下就可以继续放苗。据了解,使用生物絮团系统进行零换水的对虾生产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水质,为虾提供额外的食物来源,并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当前对虾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利润成为大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徐福弟表示,目前对虾的养殖成本约为18元/斤,其中单张小棚的动保成本至少为5000元。面对虾价低迷的市场环境,徐福弟明智地选择养殖大虾,规格控制在21条/斤,并且主要销往山东、重庆等地,价格能达到28-29元/斤。如果销往珠三角地区,则价格只有23-24元/斤。
每棚总投资约35000元
  小棚模式起源于江苏如东,近年来南下至两广地区。据徐福弟介绍,他认识许多养殖户一开始是在北京从事服装工作,2020年前后转行去江苏如东养虾,后因看重广东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又选择来广东地区养虾。
  谈及华南地区小棚养殖的发展规模,徐福弟表示,目前两广地区投产的小棚数量已达7万张,湛江地区的小棚数量约为15000张,其中雷州市北和镇和企水镇各自拥有约400张小棚。而在广西,钦州地区的小棚数量最为集中,大约有20000张。
  小棚租金问题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由于地理位置和养殖条件的差异,租金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广东南洋所建立的园区中,一组包含36张小棚,每张小棚的租金为12000元。由于该园区毗邻海洋,进出水条件极为便捷,同时土地偏碱性,因此其租金相较于周边地区稍高。若养殖户有意买断小棚,则需支付每张29000元的价格,并每年额外缴纳1500元/亩的土地租金。据徐福弟透露,每张小棚的基础建设成本在26000-27000元之间,因此总投资在35000元左右。
  在当前的小棚虾市场中,控料园区模式相当普遍。徐福弟所介绍的园区也采用了这种模式,仅选择了三个品牌的饲料进行供应。至于动保产品的使用,园区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入驻的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自主选择使用的动保品牌。这种模式既保证了饲料的质量,又给予了养殖户足够的自由度,有助于推动小棚养殖事业的健康发展。
□杨影 莫景文 梁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