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农业技术推广就要脚踏实地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11日版次:07

  邓冬梅在韶关市始兴县水南村指导农户种植。

人物档案
  邓冬梅,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蔬菜研究室主任,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4年。
  南方农村报记者 何雪琪

  每当邓冬梅回顾自己的农技推广生涯,心中总会涌现出一张合影——那是2014年,在茂名市电白区,她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珍贵瞬间。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邓冬梅深受鼓舞,“追星成功”的她希望能像袁老一样,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邓冬梅一步一脚印,深耕农业14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她的口头禅。为推动农技下乡,她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她主持、参与10多个科技项目,推广上百种果蔬品种,主导建立种植示范基地,惠及30多个乡镇。
建示范基地惠及30余乡镇
  选择大学专业时,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邓冬梅选择了获国家补贴的园艺专业,从此她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她先在农业公司担任农残检测员,后如愿以偿进入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进了单位以后我才发现,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在田间解决实际需求时,学校教的根本不够用。”邓冬梅说。她逐步尝试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测土配方、新品种区域试验等基础工作做起,逐步掌握了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方法。
  2014年,单位经历机构改革,邓冬梅的角色也随之转变,开始专注于园艺作物栽培与设施农业研究,深耕蔬菜和特色果树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为加强专业技能,2019年,毕业11年的邓冬梅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在职研究生,2023年完成学业。
  邓冬梅现任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蔬菜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她累计参与10多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推广蔬菜、果树新品种上百种,主导建立覆盖三区七县的多个种植示范基地,惠及30多个乡镇。
深入产区助农抗涝复产
  2022年,韶关遭遇罕见洪灾,当地农业遭受严重损失。邓冬梅临危受命,作为市里选派的技术人员,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翁源县,与省里专家共同开展农业救灾复产工作。
  邓冬梅回忆,持续的强降雨导致翁源县3万多亩三华李几乎失收。“一路看到农作物沉浸在一片汪洋中,心情很沉重。”
  邓冬梅深入灾区一线,指导农户开展灾后应急处理,帮助尽快恢复生产。“我们告诉他们灾后怎么做,才能够尽量把损失降至最低。三华李的话,待天气稳定之后,就要尽快恢复树势,清沟排涝、喷药防病、看树修剪、必要时改种等。”
  接连多日奔赴灾区,邓冬梅因劳累过度突发高烧。“我担心因为生病拖慢了团队的工作节奏,连夜去医院打点滴,次日重回工作岗位,确保救灾指导不间断。”
  因邓冬梅等人及时、高效的救灾服务,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受到表彰。
组建5支“轻骑兵”队伍
  2022年,邓冬梅承担了《粤北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她逐渐体会到:“传统的推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技推广服务的需求。”于是,她积极探索新路径,通过“蔬菜栽培专家”“蔬菜安全生产专家在线”及“农技通”等新媒体平台,线上解答农户的栽培技术难题。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我感到很踏实、很幸福。特别是成为一名农技‘轻骑兵’,让我有更多机会俯身基层,走近农民,了解产业发展的需求。”邓冬梅说,“加入农技‘轻骑兵’让我感觉农技推广责任重大。”
  邓冬梅常把“做好本职工作”6个字挂在嘴边。她不断聚集农技服务力量,先后又组建了5支“轻骑兵”队伍,并有效对接了12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她带头举办12期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户超过500人次,切实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效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