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先心病AI诊断模型准确率超八成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16日
版次:
11
| 医学前沿 |
心血管病被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AI+医疗”步入发展快车道,也为心血管病防治带来了新思路。
日前,第25届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开幕式在广州举行。会上,人工智能助力心血管健康成为讨论热点。不少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介入,将使心血管病诊断更加精准、高效。据了解,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已研发出先心病AI诊断模型,准确率达八成以上。
“人工智能的介入,将使诊断更加精准、高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荆志成介绍,过去,医生需要经过长期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在看胸片时,及时准确发现存在的异常,“但一个人能记住的胸片和心电图,肯定不如计算机,人工智能能够记忆和处理更多的病例数据,为医生提供决策辅助。”
目前,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精准诊疗方面,就有人工智能的“身影”。例如,广东省人民医院根据先心病CT影像特点,对多个算法模型进行了个体化适配和优化,并基于4000余例先心病CT数据,初步完成了17种先心病的CT图像智能建模和诊断模型,准确率达八成以上,与本单位的初级医师相当,正在部署成可方便使用的软件,未来有望推广至基层单位。
此外,该院还建立了复杂先心病的单病种数据库,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多个病种的预后预测模型,部分模型已踏进前瞻性研究阶段,有望很快投入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同样认为,人工智能在临床诊疗尤其是心血管病防治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在筛查复杂先心病方面,人工智能模型灵敏度能达到90%,而医生临床实践的灵敏度只有30%;相关数据显示,在心律失常诊断、临床文本总结方面,AI医生也优于人类医生。
“人工智能将以极高的效率,改变疾病诊疗模式。”马长生说,“我们要开发有实践价值的人工智能工具,为精准医疗建立可操作、具有成本效益的工作流程,解决核心的临床需求,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公平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汪祥波
上一篇:
腔镜微创取静脉 2厘米切口搭“心桥”
下一篇:
“村医通”专家 下乡义诊送健康
上一篇:
腔镜微创取静脉 2厘米切口搭“心桥”
下一篇:
“村医通”专家 下乡义诊送健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