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莫让野味嗜好 葬送生态福祉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27日版次:02
| 农讲所 |
  春风拂过希望的田野,本应是万物复苏的画卷,却因“农田卫士”中华蟾蜍惨遭滥捕滥售而染上一抹暗淡。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中华蟾蜍在菜市场被公开贩售,仅一个摊位的日销量可达数百斤。
  法律的红线不容逾越,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猎捕、食用中华蟾蜍,然而,为何这种违法行为依然猖獗?一方面,是由于猎捕者的侥幸心理和高额利润的驱使,另一方面,则是监管和执法上的疏漏,以及公众对法律认知的匮乏。更有甚者,网络平台成为非法交易的信息集散地,公然挑战法律底线和社会文明。
  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必须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全链条打击,不仅要严惩捕猎者、贩卖者,也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与警示,从根本上减少市场需求。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普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尤为重要。让公众明白,每一次对野生动物的消费,都是对生态环境的一次伤害。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揭露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倡导健康、绿色的饮食文化,让保护野生动物成为社会共识。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保护中华蟾蜍,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让法律之剑高悬,让文明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莫让一时的野味嗜好,葬送了子孙后代的生态福祉。让我们携手行动,让“农田卫士”得以在田间自由跳跃,守护那片绿色的希望。           □杨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