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第135届广交会第三期昨日开幕

乡村振兴展区显成效 “土特产”打开国际大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02日版次:04

  来自阿拉伯国家的采购商对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生产的冬虫夏草展现出浓郁兴趣。 何昊凤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旭君

  “现在国内食品市场太卷了,公司想开拓一下国外市场,今年广交会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露个脸儿。”边忙着给路过的客商试饮自家生产的袋泡茶,安徽翱飞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Mandy边与记者聊起公司未来两年的发展计划。
  五一假期首日,为期5天的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第三期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届广交会继续在第三期6.0展厅设立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供第三期相关题材的脱贫地区企业集中展示,共计安展位223个,企业205家。
“来广交会露个国际脸儿”
  刚结束了新加坡的展会,Mandy又马不停蹄来到广州寻找商机。她明显感觉到,与去年相比,今年国外客户数量增多了,参展商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不少。
  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今年参会的全球头部企业和工商机构,较上届同期增长21.5%,“锚定大商、提升客商质量”是本届广交会筹备重点之一。作为全球进出口贸易展会的“顶流”,广交会自然能为参展的中小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目前我们刚起步做出口,海外市场份额并不算很多,这次参展我们就是想多认识一些外国朋友,说不定回去之后生意就成了呢。”Mandy表示,广交会不仅让国内的企业接触到海外客户,也提供了更多曝光机会,提高公司知名度。
  用广交会的“钥匙”,打开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这几乎是每家参展企业的想法。作为主打生产天麻种植加工及天麻种源培育的企业,四川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谭启东说:“公司现在非常希望可以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饮食文化相近的国家和地区的业务。”
  事实上,中药材出口一直深受日本市场的欢迎。植物源性中药材进口日本的道路已被打通,燃起了谭启东把自家培育种植的优质天麻带到全世界的希望。
大宗农产品、食品原料受欢迎
  内销竞争激烈,海外赛道会变得拥挤起来吗?不少企业认为,海外市场空间宽广,特别是大宗农产品、食品原料等品类。
  安徽小黄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马寨平原佛手姜为核心产品,通过现代化生产技术生产出系列姜制品,包括姜块、姜片、姜粉等,近年来为了适应内销市场,也拓展了如姜茶、姜油等加工品。该公司业务经理张佳茜告诉记者,从出口数据来看,纯姜块的原料更受海外客户欢迎。
  “像日韩、新马泰等客户都很喜欢进口大量姜块,因为他们可以二次加工。”张佳茜告诉记者,今年不少国家和地区提高了食品进出口标准,无形中淘汰掉了一批企业。“比如更严格的农残标准,有些企业达不到,客户就会分流到我们手上来,所以公司今年的交易量不断攀升。”张佳茜希望,这次在广交会除了认识更多国外客商,还能接触更多一起参展的企业,“下一个商机说不定就在同行之间呢!”
企业利用跨境贸易重塑业务
  “微信微信微信,扫一扫。”来自阿拉伯的穆拉熟练地打开手机二维码,与每一个他感兴趣的摊位负责人“交朋友”。
  “这是我的第一朋友,我们认识很久了!这是我刚刚认识的朋友,微信微信。”穆拉中英文夹杂地向记者介绍他的朋友们,毫无疑问,“微信”已成为他最熟悉的中文单词。
  在广交会现场,不少国外客商都对中国手机应用软件操作熟悉。“以前我们迁就他们,都用国外软件沟通,现在轮到外国人入乡随俗了。”甘肃千里丝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春晓在开展的第一个早上,微信已经添加了不少国外客商。
  翟春晓介绍,公司主营核桃、红枣、芒果干等食品的生产销售。2022年,她决心开始冲刺海外市场。仅仅用了2年时间,翟春晓和同事们打开了通过国际的大门,公司跨境贸易占比从0达到了目前的80%。
  “是跨境贸易重塑了我们公司的业务。”翟春晓说。为了适应外国市场,她们对产品口味进行了相应调整:日韩客户喜欢枣和核桃,俄罗斯、美国客户喜欢芒果干,中亚客户喜欢偏甜一点的……一位来自美国的采购商试吃过后,对芒果干爱不释口。翟春晓说,近年国内涌现大量跨境平台,企业可以通过更多渠道开拓海外客群,这几天约了不少客户来广交会见面。
  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新动能蓄势聚力。我国中间品进出口在一季度增长4.4%。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9.6%,其中,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增长11.8%。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跑出了“加速度”。在被视作中国外贸“晴雨表”与“风向标”的广交会上,每个参与者的脸上都写满兴奋与期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