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焦点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找客户抢订单拓市场 农企负责人化身“卖货郎”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02日
版次:
04
农企负责人不遗余力地推介自家“宝藏”农货。 何昊凤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黎祖瑜
拥挤的人群,多样的语种,琳琅满目的商品……5月1日,在广交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变成了“香饽饽”,各展区的农企负责人化身“卖货郎”,以最饱满的热情招待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友人,不遗余力地推介自家“宝藏”农货。
“找客户、抢订单、拓市场”,这是广交会参展企业的共同心声与一致目标。
熏肉出炉 参展商寻味而来
正值“五一”黄金周首日,广交会现场人头攒动,格外热闹。在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E排,宜宾市屏山县桔龙农副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利早早赶到现场布展。
“今年是我们第三年参加广交会乡村振兴展,积累了不少客户。去年广交会期间,我们带来的土猪肉等展品全部销完了,现场成交的营销额大约20万元。期待今年的展销也能取得个好成绩。”王利向记者介绍道。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蒸烟熏肉新鲜出炉,周边的外国参展商纷纷被吸引而来,王利便转身继续投入到推介当中。
“去年我们来了广交会,接到了35个外贸订单,促成销售额280多万元,占公司全年总营业额的一半。”来自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小哥举着来自高原的藏猪肉、肉松干边说边展示。他告诉记者,广交会这一平台帮助藏民们打通北上广深等国内沿海地带销路以及开拓国外市场,助力川货出川“出海”。
糯米鸡、马拉糕、猪肉丸……展会上,也有不少广东企业参展。来自“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顺德的广东蓝迪进出口有限公司展位上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主营各种粤式预制菜。
该展位负责人表示,公司预制菜系列产品年产值2000多万元,其中对外贸易的比例占比九成,而广交会是打开海外市场的重要窗口和渠道。
“我们连续十多年坚持参加广交会,希望借助广交会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作为中国调味品的头部企业,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老广交”。“我们将通过海外华人等消费群体,持续打开对外贸易的市场,推动本土民族品牌扬帆出海。”负责人表示。
丝织成画 苗绣技艺出深山
寓意着百鸟之王的凤凰、多子多福的寿桃、花开富贵的牡丹花生动展现在一幅制作精美的苗绣上……乡村振兴特色展区中,一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苗族姑娘格外亮眼,引得外国友商驻足观看。她是来自重庆市酉阳县子月苗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毛晨程,与家乡的大部分苗族姑娘一样,她从小习得一手苗绣技艺。
“我们把传统苗绣设计融入到日常生活场景的服装、包包、壁画、首饰当中,打造苗绣特色文创精品。”毛晨程谈到,公司通过苗绣传承人的带动作用,培养更多的传承人,通过广交会将苗绣从大山深处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是拥有仡佬族、苗族、壮族、汉族等的多民族地区,位处云贵高原的边缘,海拔高达1600多米,被视为盛产优质农货的天然宝地。“我们带动了21个合作社、60多个季节工、1000多户脱贫户就业创业……”来自广西百色的隆林红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卫红介绍,公司以“公司+合作社”模式运营,使用“隆林高山贡项目”“隆林高山香米”“隆林高山山茶油”等商标,与全县18个脱贫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共建帮扶产业基地,推动乡村振兴产业。
“这是来自中国三大富硒地带之一的四川达州市万源市的黑鸡汤,产品绿色生态纯天然,欢迎前来选购。”摊位负责人李尚诚热情推介,黑鸡产业是当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去年为例,公司采购了4.5万只鸡,平均每只鸡的收购成本在120元,均从合作的专业养殖户保底收购而来。
上一篇:
乡村振兴展区显成效 “土特产”打开国际大门
下一篇:
830家品牌企业
上一篇:
乡村振兴展区显成效 “土特产”打开国际大门
下一篇:
830家品牌企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