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男子赡养孤寡老人 法院判其继承北京五套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04日版次:05
  年过九旬的顺义老人阮大爷终身未婚,膝下也无子女。在村里的主持下,约定男子刘某军给老人养老送终,老人将所有财产遗赠给刘某军。2023年,阮大爷因病去世,留下五套刚刚分到的安置房。近日,顺义法院判决认定,阮大爷留下的五套安置房的所有权益,应该由照顾老人十多年的刘某军继承,并对刘某军的行为予以肯定。
  阮大爷出生于1930年,其父母早亡,有四个哥哥、一个妹妹,目前,阮大爷二哥的两个女儿和阮大爷的妹妹仍健在。
  2011年,生活无依靠的阮大爷向村委会求助。因刘某军一家与其关系较好,且在村中口碑较好,在村委会的协调下,刘某军同意扶养阮大爷。二人在村委会的主持下签署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刘某军照顾阮大爷并负责生养死葬,阮大爷将其位于该村的房屋在内全部财产遗赠给刘某军。协议书里写明,“保证悉心照顾遗赠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至遗赠人阮大爷去世之前供给生活水平保持全村平均生活水平。”
  于是,自2011年11月开始,刘某军承担起了对阮大爷的扶养责任,甚至全家搬至阮大爷家一起生活。一些视频记录下了阮大爷和刘家人生活的场景:一家人为阮大爷过生日、刘某军的孙子孙女向老人磕头拜年、小孙女为老人洗脚……
  2023年3月,阮大爷近800平方米的宅基地被划入拆迁项目,老人因此获得安置房5套。这一年10月,阮大爷因病去世,刘某军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并为其买墓地,料理丧葬事宜。
  刘某军认为,自己对阮大爷,如同对待亲人一般十二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让其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如约履行了“生养死葬”的扶养义务。为了接受遗赠,刘某军将阮大爷的妹妹、两个侄女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遗赠扶养协议有效,协助其办理房屋过户事宜。
  近日,顺义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确认遗赠扶养协议中涉及财产赠与以及刘某军承担的生养死葬义务部分应属有效,并认定5套房屋的所有权益应由刘某军继承。
 点 评
  事实说明,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弥补了亲人赡养的短板,补充了社会保障力量,拓展了养老新思路、新领域。据此,倡导陌生人之间的扶养情分,推广遗赠扶养协议很有意义,也很有现实必要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