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打造智慧猪场 人均可养超1200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5月14日版次:10

  广州越秀农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 刘崟
  南方农村报记者 曾慧玲

  作为一家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广州越秀农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秀农牧食品”)目前已涵盖“生猪养殖-深加工-产品销售”全方位业务布局,拥有“皇上皇”“孔旺记”等老字号品牌。
  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进越秀农牧食品,与总经理助理刘崟深入探讨了越秀农牧食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楼房养猪节约一半人力
  越秀农牧食品的养殖板块起步于2020年,经过3年发展,去年生猪出栏量已经达到28万头。
  据悉,越秀农牧食品在广东的养殖项目均采取先进的楼房养殖模式。如广州花都的楼房项目,刘崟介绍,该项目采用3380繁育一体化养猪模式,全场实行28天批全进全出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生猪养殖整体生产和管理水平,实现高效优质、绿色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项目完全达产后,能够实现年出栏36万头生猪。目前,已完成1万多头种猪的引种生产。
  如今,花都的楼房养殖1人能管理1200头-1300头猪,相当于比平房养殖节约人力约50%。
  效率提高了,成本随之下降。刘崟介绍,目前越秀农牧食品最优秀的场线养殖完全成本基本控制在16元/公斤以下。
  此外,楼房养殖更加绿色环保。刘崟介绍,养殖场内都是全机械清粪,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区。资料显示,花都项目的粪污排放量较传统的水泡粪减排40%;处理后的中水用于除臭,每年可节约用水36万吨;同时利用屋面和山坡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每年可发电360万度,可实现碳减排979吨。
屠宰及深加工自动化程度高
  当前,越秀农牧食品已发展成为涵盖生猪养殖、屠宰及鲜肉销售、肉制品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的平台型企业,在广东、贵州布局多个项目,拥有“皇上皇”“孔旺记”等多个老字号品牌。
  “屠宰和深加工环节更直接地面对消费者,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公司对厂容厂貌、设施设备的先进化和自动化都有着高要求。”刘崟介绍,去年上新的两条生产线从国外进口了自动开边的机器人,自动化程度高。
  “新屠宰线上,每个运送生猪的滑轮上都带有一个电子芯片。”刘崟表示,客户下单后可以实现精准定位、追踪,整个过程可追溯。数据显示,处理一头白条猪的效率,比以往人工操作提升了近3分钟。此外从浙江华统股份引进的快速冷却间,还将有效扩大白条猪的运输半径和延长售卖时间。
  据悉,2023年8月,越秀农牧食品便与华统股份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广东省区域开展生猪屠宰、生鲜猪肉销售、肉制品深加工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去年的屠宰量为240万头生猪,约占广州市场1/3的份额。”刘崟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升级成为国家级屠宰场,进而带动一些中小肉类分割、肉类深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开展联合育种助力种业振兴
  如何实现畜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刘崟认为,生猪养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解决种源问题。
  刘崟建议,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品种,转化成适合本土的种猪;另一方面,地方猪品种难以发展起来,原因可能与数量不足、繁殖速度慢、消耗资源等相关,应考虑将地方品种跟一些优质品种相结合,尽可能让地方猪的优质基因保留下来。
  刘崟还呼吁国家可以引导规模化的畜牧企业联合起来开展育种工程,为种业振兴做贡献,共同助力畜牧业更好发展。
  此外,刘崟强调,不要恶性竞争,尤其是农牧业,企业对色香味和安全都要负责任。行业要朝着良性的方向竞争,不能单纯地追求极致的降本而牺牲了产品质量。“这种竞争也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早晚会被行业淘汰。”刘崟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