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热土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一条异质混成的文艺之街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6月01日
版次:
12
年轻的身影在律动、奔腾。 视觉中国供图
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照着草地,十九路军陵园的茅花随风微微摇晃。十九路军陵园选址在水荫路,是风水使然还是别的什么不得而知,但埋着抗日战士忠骨的陵园让水荫路充满幽思的味道。
多年之后,有一群舞者来到这里排练。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在水荫路成立,没有场所排练的时候,舞者们就到陵园里排练,年轻的身影在此律动、奔腾。再后来,现代舞团的舞者们以十九路军抗日的史实为创作背景排过一出现代舞,为国捐躯者生命慷慨的激情在舞蹈中有了燃烧般的告慰。
水荫路是一条起伏着舞蹈记忆的街道。很早的时候,舞蹈之足已踏上这里。广东舞蹈学校、广州艺校及省、市歌舞团的到来让这条街道奔腾着舞蹈的倩影。对于热衷现代舞的广州人来说,没有来过水荫路看现代舞,自然还谈不上是铁杆粉丝。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如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无数内心充盈着自由梦想的现代舞者狂奔而来,几乎每一周,舞团的“黑匣子”剧场都有各种现代舞演出。他们当中除了舞蹈艺术爱好者,还有大学生、诗人、作家、编导、媒体人、摄影师等。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刚毕业到广州歌舞团工作,住在歌舞团里面。每逢周末就有很多朋友来水荫路找我玩。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假借看我之名来偷偷看美女的。有时候,路过排练厅,我也会驻足观看,眼睛总会被那些青春的躯体所吸引。美好的事物就是永恒。多年后,我们常常谈起朋友们趴在窗口看里面美丽的女舞者排练的情形。如今的舞团还在,但精神层面上却显得破落,在水荫路上,你很难再遇见桑吉加、邢亮、刘琦这样出色的现代舞演员或编舞家了,偶尔能见到的是到水荫路来买舞蹈服或租演出服的陌生美女。水荫路因为是广州舞蹈的基地,聪明人就在这条路上开起舞蹈服装店,后来越开越多,便成行成市了。
水荫路的季节总是交替着,有激情四溢的国际现代舞周,也有广州话剧团的全国大学生话剧节。因为星海音乐学院位于水荫路附近,也因水荫路驻扎着广州交响乐团、广东民乐团、广东影像出版社、中国唱片广州分社、天天音乐书店、和谐琴行等多个跟音乐有关的单位,这里也交织着不同声部的音乐之歌。当年,许多红极一时的明星常在这里出没,只是风起云涌的广东流行音乐也雨打风吹去。令人意外的是,周末的时候,在20世纪80年代已解散掉的广州京剧团居然飘出京剧票友们吹拉弹唱的古韵今腔,令人有恍惚之感。
在水荫路风云流散的艺术家中,画家算是走失得比较少的一个群体。广州画院藏身于水荫路,使得这条街不仅仅飘拂着化妆的胭脂气和奢靡味,也多了一些笔墨情怀。广州画院的几十位画家,他们在高悬的画布或展开的宣纸上留下浓烈或雅致的笔墨,跃动在水荫路的视线里。现在,一些青年画家又在琢磨着成立“水荫路艺术小组”,试图从水荫路再出发。
水荫路也是一条诗歌的街道。十多年前,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一民刊”的《诗歌与人》诗刊就诞生在这条街上。直至今天,很多外地来的诗人都会到这条路上进行诗歌的拜访。在某个时刻,不经意间,也许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有一名诗人。事实上,这条路对于全国的作家来说都是不陌生的,因为中国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文学杂志《花城》,三十年前作为文学梦想的种子也是萌芽于此。《花城》因为推出了中国最早一批“先锋小说”而被人津津乐道,很多慕名而来的作家会找到花城出版社出版自己的著作。如果是一些年轻的作家诗人拜访《花城》或《诗歌与人》,主人会顺便带他们到同样在这条路上的东风公园“如意画廊”看看画展,这间私人画廊常常举办各种当代艺术展或沙龙艺术。如果是晚上,也可能会到旁边的“喜窝酒吧”听听民谣。当然,这条街的私人沙龙还有广州画院内的“读影会”,每每在夜深人静,一众朋友品着意大利白葡萄酒,谈着大家喜欢的电影时,一种人文理想情怀的气息就回到大家的身上来。
一条街道有它的气息,也有它的命运。水荫路作为广州的文化地理之一,它是唯一异质混成的路,是精神流放的聚散地,在低调之处曾响起野性的呐喊。如今的水荫路再难重现往日的文艺时光,它血液中自由、梦想、奔放的气质在流失。在庸俗日子的冲刷中,二十多年前的水荫路与现在的水荫路是现实与梦的游离。
□黄礼孩
对于热衷现代舞的广州人来说,没有来过水荫路看现代舞,自然还谈不上是铁杆粉丝。进入20世纪90年代,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如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无数内心充盈着自由梦想的现代舞者狂奔而来,几乎每一周,舞团的“黑匣子”剧场都有各种现代舞演出。
上一篇:
下一篇:
回乡当创客
上一篇:
下一篇:
回乡当创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