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豇豆种植遵循“治花不治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22日版次:07

  专家现场实操演示。

  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塘头基地,一片绿意盎然的豇豆正蓬勃生长,这里是深圳豇豆安全生产的示范基地,也是深圳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近日,“数字+轻骑兵”深圳豇豆专场田头课在此举行,通过专家现场授课和实操演示,帮助广大豇豆种植户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采用垄覆膜种植方式
  塘头基地内主要采取三种主流的豇豆栽培模式,即露地栽培、平棚栽培以及在拱棚栽培基础上结合防虫网的新型改造模式。“棚内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区别在于棚内栽培能有效防止病虫害,还可以减少一半的竹子用量,农药和人工都得到了节约。”农户李祝宗结合自身的种植经验,分享了棚内栽培的显著优势。
  在种植技术方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张白鸽提到了土地选择和前期准备的重要性。她建议,农户在种植豇豆时,应选择排水良好、土质适宜的地块,并采用起垄覆膜种植的方式,以预防后期降雨对根的伤害。此外,她还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豇豆种植中的应用,并纠正了农户们在施肥方面存在的常见误区,提倡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条件合理施肥。
  在高温季节,最关键的是要进行控旺管理。如果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将对后续的花芽分化和花苞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也容易诱发病虫害。张白鸽表示,控制水分促进根系深扎和合理施肥避免徒长、农艺管理协调营养和生殖生长是控旺管理的核心,一定要予以重视。随后,张白鸽和李志忠还一起探讨了在设施栽培中通过打侧枝和打顶来控制豇豆徒长的经验,为种植户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导。
  张白鸽特别提醒农户,注意棚内光线较弱可能带来的旺长徒长导致开花结荚性降低的问题,并表示在豇豆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补充钙和硼元素。
双色地膜可以防虫害
  潜叶蝇、豆荚螟、蓟马等虫害以及立枯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是影响豇豆生长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针对豇豆的虫害问题,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平东和李祝宗现场展示了多种物理和生物防控措施,包括挂蓝板和黄板诱捕蓟马、蚜虫和粉虱,以及使用性诱剂专一性诱捕豆荚螟等害虫。“蓝板的放置一般是一亩地放20张,在苗期的时候,放置的高度是在生长点往上20厘米左右。性诱剂的使用也是高效防控的一部分,一亩地2-3套,高温天气20天更换一次。”李祝宗说。
  此外,在豇豆种植过程中,尤其是在种植前,铺设银色和黑色双色地膜可以防止害虫化蛹和羽化,并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在科学用药方面,李平东提出了“治花不治荚”的指导方针。他建议农户们在开花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而在结荚后则尽量减少用药,以确保豇豆的品质和安全。
 □彭琳 黄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