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皮内无针注射成为新风口?

一头猪免疫剂量大幅减少,但国内专用疫苗尚未获批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02日版次:10

  无针注射宣传的最大卖点是一头猪只需0.2毫升疫苗。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之娴

  近期,无针注射在养猪行业中又火了起来。这一技术在国内并不算新鲜事物,早在十年前就有进口厂家推广肌肉无针注射器,并未掀起太大波澜。这次,与肌肉无针注射不同的皮内无针注射,在养猪龙头牧原股份的大力推动和示范影响下,瞄准生物安全、操作便捷、节省成本等行业刚需,迅速站上了风口。
  无针注射是以高压射流方式将疫苗输送至表皮、真皮组织间、肌肉间的新技术。其宣传的最大卖点在于,一头猪只需0.2毫升疫苗(通常1毫升为1头份),相当于减少80%用量。这对猪企而言是巨大的诱惑,对猪用疫苗行业而言却将是巨大冲击。
无针注射成猪企关注热点
  从目前公开信息来看,牧原推广的皮内无针注射器,可以做到无伤免疫,一次免疫剂量只需0.2-0.4毫升,在减少免疫应激和操作强度的同时大幅减少疫苗用量,节约疫苗成本。产品一经展示,便引来了大量行业人士围观询问。
  跟随其脚步,如今市面上已经涌现出一批做无针注射器的厂家。从最初只能免疫水佐剂疫苗,到现在出现的可以免疫油佐剂疫苗的无针注射器。
  目前无针注射器的价格并不便宜,单价基本在3万元以上。以一家年出栏10万头的猪场需要采购7-8把计算,百万头出栏规模的大型猪企,全面使用无针注射器采购费用在200万元以上。(不同猪场情况不同,大量采购单价也会相应降低,仅为粗略计算。)
  尽管如此,它依然力压疫苗、兽药等常规生产资料,成为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够吸引行业主动关注的热门产品。
免疫效果仍需数据验证
  比起传统的针头肌肉注射,无针注射虽然称得上安全、便利。但在推广上,依然面临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最核心的是现有疫苗的免疫效果是否会随着免疫方式和免疫剂量的改变发生变化。
  许多动保领域从业人士提及,疫苗打多打少,都要有科学依据,皮内无针免疫大幅减少注射剂量,是否能够达到与足量肌肉免疫相当的免疫保护效果,这一关键点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
  从市场接受度来看,目前集团猪企对新生事物接受度较高,许多猪企愿意尝试无针注射,并表示正在开展相关试用和实验。主要出发点在于生物安全、节省疫苗、操作便利。
  但据了解,猪场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是免疫后进行抗体等免疫指标监测,基本不做攻毒实验。
  有行业人士指出,单纯的抗体指标或并不能完全代表保护力,一旦感染压力增大,低剂量的免疫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
  多位猪企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在尝试阶段,具体使用效果暂时无法下结论。
疫苗产品或需重新注册
  现有的疫苗产品注册报批的免疫方式多为肌肉注射,免疫剂量也是根据肌肉注射来定的。皮内免疫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注射剂量调整等,需要监管机构重新审批。甚至可能需要注册新的“专用产品”。
  “皮内注射是一个很好的免疫方式,主要是激发外周淋巴系统免疫应答,但也要有足够的免疫剂量。”一位资深动保行业人士指出。
  这位行业人士还提到,由于真皮层较薄,皮内免疫只能做微量注射。“注射体积过多,无法在真皮层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但这需要专门的浓缩疫苗,让0.2毫升抗原等同于肌肉注射1毫升的抗原量。(0.2毫升指疫苗体积,而不是抗原含量。)
  据悉,某外资疫苗企业推行无针皮内免疫,要根据另一套标准,重新注册专门的疫苗。
  “对国内的疫苗企业也是一样,皮内注射要确保0.2毫升依然是1头份剂量。”该行业人士表示。
  目前,国内还没有批准用于皮内注射的专用疫苗或同时适用于肌肉注射和皮内注射方式猪用疫苗产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