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0版: 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禽肉消费量 年增速将达2.5%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7月02日
版次:
10
第33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禽业论坛举办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宗林
6月28日,第33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禽业论坛在广州盛大举行。论坛吸引了家禽产业专家、企业代表超百人参与,线上各直播平台累积观看人次达20.35万,创下了历届禽业论坛的新纪录。与会专家围绕产业格局、健康养殖、疫病防控、食品加工等话题展开讨论。
生产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
农业农村部肉鸡生产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郑麦青指出,中国是家禽养殖及鸡肉消费大国,当前鸡肉生产以白羽肉鸡为主,黄羽肉鸡产能持续去化,鸡肉生产结构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禽肉生产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
郑麦青表示,2024年,随着经济社会运行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消费端需求增长仍将是拉动肉鸡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预计我国肉鸡产量将继续回升,中长期产量和消费量将同步增长,判断2020年-2030年,中国禽肉消费量年增速将达到2.5%。
疫病防控与净化是养殖业绕不开的话题,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困扰家禽养殖业已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曹永长发现,近30年,IBDV超强毒株是主要优势毒株,但2019年以来,IBDV新型变异株出现,成为新的优势流行毒株,IBDV新型变异株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曹永长表示,原有IBDV疫苗不能对变异IBDV提供免疫保护,含有IBDV新型变异株VP2蛋白的疫苗能为鸡只提供针对IBDV新型变异株的有效保护,在SPF和商品鸡上,rHVT-VP2疫苗候选株较商品化疫苗对IBDV变异株的免疫保护效果好,不引起法氏囊病理损伤,同时对vvIBDV也有良好的交叉保护效果。
加强肉鸡种源疫病净化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溧水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明指出,虽然中国家禽生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当前中国人均鸡肉消费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鸡肉饲料转化率与蛋白含量高,碳排放与脂肪含量低,“两高两低”优势显著。发展肉鸡产业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应转变观念,从政策、科技等方面促进家禽产业发展。
四川大学教授、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云安指出,当前祖代鸡场鸡白痢感染范围仍然较广,净化工作存在压力,但源头净化种源疫病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必须长期坚持执行。张安云建议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遵循“三步走”路线:鸡白痢阳性鸡淘汰-净化鸡群生物安全措施-净化效果评估。“建立种鸡鸡白痢沙门菌净化标准对保障种源健康和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首席翁亚彪总结了蛋鸡健康肠道构建策略,对鸡寄生虫感染的流行新情况及其防控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提醒广大养殖户,不仅要做好鸡群球虫防治,还要做到保护鸡群肠道黏膜以及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构建蛋鸡健康肠道,完成提质增效的目标。
上一篇:
猪价普遍上涨 最高达9.6元/斤
下一篇:
上一篇:
猪价普遍上涨 最高达9.6元/斤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