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家庭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小区有棵李子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7月02日
版次:
12
没有了李子树之后,大家又变得友好起来。 视觉中国供图
| 邻里关系 |
我蜗居的小区,真的很小,居民不足三百人。人少,大家彼此就十分熟悉,哪家的孩子就读哪所大学,哪家的老人身体状况如何,哪家的狗啊猫啊是什么颜色,都一清二楚……生活在小区五年,我知道“邻里和睦”这个词汇是专门为我们小区而创造。我以愉悦的心情出入小区,每天在与邻居的温馨问候中开启崭新生活。
小区虽小,五脏俱全。小区的物业,不知从哪里移来一棵李树。说是优良品种,头年栽植次年结果。大家纷纷表达感谢,一来绿化了环境,二来可以品尝原生态的李子。李树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大家在日子里舒畅幸福与快乐。
李树终于在大家的千唤万唤中开出雪白的花朵,密密麻麻的,一排排挂在枝丫上,不争桃之颜色,不妒杏之娇柔,素面无华,纯洁无瑕。大家路过李树,或驻足拍照,或举目凝视,静待分享时刻。
李树不负众望,挂满了丰硕的果实。物业找来梯子,手指在树枝间小心翼翼。不多不少,两尼龙口袋李子。既然是小区的李树,自然要分配给大家。
就按照户数分配吧,物业提议。有人鼓掌表示同意,有人缄默不语无所谓,有人欲言又止。物业最清楚小区居住的户数,三下五除二,喇叭在小区游一圈,家家户户都分到了酸甜可口的圆溜溜的李子。
三单元101室的吴大娘拄着拐杖,一步一点,来到物业办公室:“小张,那棵李树就在我家屋前,我家付出最多,浇个水啊,捉个虫啊,剪个枝啊,理应分得最多的李子,可是按照户数来分配,我家最亏,七口人也是三斤,老沈家一人也是三斤,有些不公平吧。”
吴大娘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物业说第二年就以家庭人口数量来分配。
第二年,李树更加茁壮,开花,挂果,大家又以喜洋洋的心情恭候李子的成熟。
物业说,6月18日是个喜庆的日子,又逢周日,决定摘果。依然搭上梯子,依然小心翼翼。多一岁的李树,结出了更多的李子。
三尼龙口袋的李子躺在树下,等待大家领取回家。物业先讲分配原则——考虑到实际情况,采用人口数量分配。
吴大娘家七人,分配了满满一菜篮李子。吴大娘的老伴老向,身体健硕,正提着李子进门,却被老沈拦住:“凭什么你家分配这么多李子,我孤家寡人只有十几个!”老沈吐掉衔在嘴里的烟头,一副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挽起袖子,要讨个说法。
也是一人居住的朱大娘也加入老沈一列,说什么人口虽少,但大家住的面积一样,房屋公摊面积一样,上交的物业费一样,分配小区的“公物”应该以户为单位。
争吵声不绝于耳,我以前常常看见这四位老人,在小区的服务中心,坐在一桌乐呵呵玩扑克。
第二天,微信群里热闹非凡——我们住在低楼层的,长期被李树遮挡光线,屋子阴暗潮湿,希望以后分配李子时低楼层的多考虑一下;我们住高楼层的,是第二次供水,付出的水费比低楼层多,分配李子时多一点就算对我们的补偿;我们暂时没有住在小区,但物业费一分不少交,为什么分配李子没有我们的份……
一场暴雨袭击了小区,狂风在大家熟睡的夜晚将李树连根拔起,吹倒在人行道上。大家依然上班、出街,绕过李树,无不唉声叹气。
物业在群里发出倡议——明天是周六,大家都休息,每家出一个劳动力,共同来把李树扶正。微信群空前安静,鸦雀无声。
倒下的李树挡住了大家的出行,物业将实情上报——下午,一辆挖掘机轰轰几声,倒下的李树被挖走,据说是移到另一个小区去了。李树留下的坑凼,很快就被一棵香樟树占据。
吴大娘、老向、老沈、朱大娘终于又坐到一张桌上玩扑克了。
此后的每年夏天,没有李子可吃,但东家买回的西瓜总会给西家送去一半;南屋从农村带回的腊肉总会给北屋切上一段;楼上有人生病楼下总会开车送往医院……
□徐成文
上一篇:
做不扫兴的父母
下一篇:
吴大进城
上一篇:
做不扫兴的父母
下一篇:
吴大进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