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以大单品领头 构建“产品雁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27日版次:07
| 产业链观察 |
  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随着预制菜消费市场不断成熟,一批头部企业逐渐形成领跑,预制菜产品理念和发展逻辑也在不断变化。
  近几年,个体消费市场逐渐走入行业视线。该群体购买商品讲究个性,要求五花八门,传统B端市场的经验思路,已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形势。记者发现,在预制菜争相涌入C端市场的大潮中,打造“大单品领头、全品类殿后”的“产品雁阵”,已成为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布局阶段 建立矩阵探索方向
  近几年,不少新投入到预制菜行业的企业,往往采用打造产品矩阵策略,通过多个品类、多个产品同时推进,意味着可同时在多个市场细分领域发力。
  如安井食品打造5个子品牌,业务范围扩展到小龙虾、鱼糜产品、小酥肉、烤肠、酸菜鱼等,行业地位连年攀升。得利斯经过十多年发展,形成了速冻调理产品、牛肉系列产品、即食休闲类产品、速冻米面制品四大产品矩阵。
  业内普遍认为,打造产品矩阵,利用一系列产品共同构成多元化产品线,优点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通过在不同产品线上进行投资,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因此,许多新入局预制菜的企业,往往倾向选择这种“打造矩阵、齐头并进”模式,并打算以此来探索将来重点布局的方向。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这种产品策略也有风险。特别当公司入行不久,正处于产品概念不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的状态,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够完整时,如果贸然拉长战线,将无法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剧烈冲击。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预制菜入行门槛低,造成竞争越激烈,同质化越严重,企业毛利越低。在多品类、多产品上均衡布局,容易陷入“撒胡椒面”的尴尬状态,使企业难以聚焦力量打磨优势产品、继续提高性价,在面对大量低价、无序竞争时,甚至可能在每个赛道都败下阵来。
抢占市场 以大单品支撑营收
  目前,实行“大单品”战略,打造爆品抢占市场,是预制菜行业热门的话题。
  如新希望旗下明星单品小酥肉,2023年全国销量已经突破13亿元,占据“小酥肉”品类市场份额第一。以虾滑产品闻名的逮虾记,从创立起就瞄准虾滑这一高潜力大单品,公司创办三年销售额超10亿元,稳居“中国虾滑第一品牌”。
  更经典的案例来自领国日本。日冷食品的“正宗炒饭”产品,从2001年推出起,连续20年稳居日本冷冻炒饭类产品销量榜首,并于2017年创下年销售额超100亿日元纪录,可以说是预制菜企业打造极致产品力的标杆。
  从市场角度分析,通过大单品和企业的强关联,消费者能对企业和品牌形成深刻认知,对企业加强品牌形象、形成差异化优势,建立“护城河”有突出效果。同时,大单品能带来稳定的业务支撑,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开拓新市场和新产品、培育新品牌提供了良好基础。
  今年初,京东超市、叮咚买菜、美团等电商平台综合数据显示,除了猪肚鸡、佛跳墙、酸菜鱼等传统预制菜热门大单品继续保持旺销,梅菜扣肉、黑椒牛仔骨、鲜虾饼、花椒鸡、牛大骨、外婆菜等特色产品销量显著上升,一方面反映出消费者个性化爱好更加多样,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企业在大单品提升、丰富产品类型两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以点带面 拓展产品巩固优势
  纵观当前预制菜头部企业,均有多个上亿级、千万级爆品,借此树立品牌形象,并带动企业其他产品线增长,呈现“雁阵效应”。打造“爆款领头、全品类殿后”的多品类“产品雁阵”,已成为构筑产品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如全聚德重新规划和升级产品,打造出超级单品手工片制烤鸭系列、新口味酱鸭系列,并通过联名方式引入酱、卤等系列多种产品,让公司连亏三年后一举扭转形势。今年3月,龙大美食发布消息称,2023年公司肥肠系列产品销售突破3亿元,新推产品烤肠系列突破1亿元,公司将围绕肥肠系列、烤肠系列打造上亿级、千万级的产品线。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爆品并非仅靠研发或营销投入,而是企业整体能力的极致体现。以逮虾记为例,创办时就确定了只做一个单品,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销售利润等方面做到全行业领先,才造就出一个超级产品。
  武汉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长良也认为,质量、工艺、口感、成本、营销等各方面做到极致、性价比业内最优的产品,才是所谓预制菜“大单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