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驻镇这三年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驻五华安流镇工作队夯实民生基础
摆擂台选“产业村长” 培育壮大本地企业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8月01日
版次:
04
琴江两岸滨水绿道成了居民休闲新去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文意
策划 严亮 洪继宇
统筹 苏晓璇 段凤桂 肖婉琦
“这是打基础的三年。”作为驻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张志杭带着队员们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总长10.5公里的绿道丰富群众休闲活动;连续三年举办“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吸引乡土人才;“小田变大田”带来连片稻浪……三年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投入资金3263.2万元,推动13项自然资源行业政策项目、8项产业项目、6项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培养“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24名,直接带动稳岗就业人数360多人,通过合作社等促进420多个家庭增收。
补民生短板 拓展休闲空间
2021年7月,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派出的工作队进驻安流镇,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帮扶行动。
热闹,是张志杭对安流镇的初印象。安流镇常住人口接近18万,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圩镇人气颇旺。但张志杭很快便注意到热闹背后的短板。
“我们刚来就发现这边缺乏一个跑步和骑行的空间。安流镇山环水抱,琴江沿岸视野开阔,自然生态景观优美,但缺乏有效利用。”张志杭介绍。琴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项目在2023年7月全面竣工启用。
随着绿道的建成,琴江两岸成了当地群众日常休闲的好去处。“这是一条集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慢行游线,平时村民有空就会来这里散步或者跑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据工作队队员胡国科介绍,绿道总长度10.5公里,绿化清杂和提升面积1.5万平方米,沿线安装标识牌54个,设置配套服务设施50处。凉亭下的悠闲对话、广场上的欢声笑语、小公园里的鸟语花香,不仅为琴江沿岸带来了新的活力。
“除了绿道,我们还注意到路的问题。”张志杭介绍,2021年工作队进驻调研时,发现安流镇的道路建设还未完善,存在部分道路为单行道、通行不便、路灯缺乏管护、晚上视线不佳等问题。
如今,工作队已完成农村道路建设7.5公里,道路“单改双”等改造7.6公里,还在主要路口增设红绿灯,及时维护圩镇及国道沿线路灯224盏。“我们村之前没有路灯,前两年终于装上了,现在晚上回家路都是亮的。”完塘村的张大哥说。
办人才竞赛 推动产业发展
走进安流镇红山村,一处由不锈钢龙骨搭建的养殖加工车间初见雏形,这是红山村养殖大户张春梅今年最上心的“重点项目”。“我虽然有二十多年的三黄鸡养殖经验,但去年才决定从事三黄鸡加工。”从养殖到加工,从合作社到公司,从第一产业到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张春梅和她的红根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安流镇产业升级的典范,这背后离不开工作队对产业发展新路子的探索。
如何让本土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是工作队一直关心的事,“这些农户能发展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相比贸然引进其他企业,我更希望能帮助本土企业发展壮大。”
根据安流镇的产业特点,工作队连续三年举办“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活动。“擂台赛主要是为种植养殖户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张志杭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擂台赛共选拔了24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并从中“优中选优”选出11位“产业村长”,充分盘活乡土人才资源,鼓励“产业村长”们将单一化产业向多元化产业转化。
张春梅连续三年参加擂台赛,并在第三届擂台赛中获得一等奖。凭借二十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擂台赛的后续培训,张春梅决定带领公司走上一条转型之路。提到从养殖转型到加工,张春梅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我只顾着搞养殖,只关心怎么养好鸡和怎么卖出去,现在我们开始考虑怎么规避养殖风险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了。”2023年,张春梅成立了梅州五华红根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朝着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全力打造全链条智慧生态农业。
在省自然资源厅资金支持下,工作队还打造了安流镇乡村振兴共享直播基地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特色人才培训基地,帮助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工作,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我们完成了电商平台从无到有的搭建。”张志杭说。
盘活撂荒地 做好土地文章
盛夏时节,来到安流镇完塘村,丝苗米基地的连片水稻长势喜人。“谁能想到之前这里是碎片分布的土地。”完塘村的张大哥感慨。
2022年,工作队采用“农用地整理+农旅科普基地+绿色水稻示范基地”模式,引进五华县宝昇农业专业合作社,集约流转土地近500亩,实现“小田变大田”,通过平整撂荒耕地,推动复耕近300亩,并打造了约260亩的丝苗米种植基地。
张志杭表示,引进项目落地以来,完塘村直接受益农户156户,农户增收40多万元。同时,经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宝昇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发展出了农业科普、旅游、土特产加工等多个项目。
工作队在完塘村的这一探索,为安流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安流镇成功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目前正围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四大任务推进试点工作。
安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伟宏介绍,现阶段最重要的项目是建设用地腾挪,安流镇将以石门村拆旧复垦为突破口,探索通过拆除废弃旧村居,建设农民新村公寓及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解决“建新不拆旧”“有新房没新村”“产业项目无指标”等问题。
“石门村拆旧形成的指标,将有1225平方米用于该村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结合周边优美的环境,打造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李伟宏介绍,这是全县首个建设用地腾挪示范项目,安流镇将以此为抓手,探索盘活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的可行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
建立特色研学平台 打造美丽圩镇客厅
上一篇:
下一篇:
建立特色研学平台 打造美丽圩镇客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