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驻澄海莲华镇工作队编规划谋产业

建立特色研学平台 打造美丽圩镇客厅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8月01日版次:04

  “创意田园”营地吸引众多中小学生前来研学。

  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莲华镇新楼村村干道两旁,盛放的簕杜鹃姹紫嫣红、娇艳欲滴,给乡村扮上“红妆”。
  簕杜鹃是深圳市市花。三年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驻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莲华镇。三年来,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下称“指挥部”)支持下,工作队立足莲华镇资源禀赋,协同莲华镇委镇政府,编规划、谋产业、促共建,打造“镇域研学旅游产业平台、公共服务集镇区、莲华旅游绿道网”三大工程,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以研学为径◥>
民宿营地纷纷上马

  莲华镇北依莲花山,南临韩江北溪支流,山水田资源丰富,是省内第一批全镇域4A景区。
  自入驻莲华镇以来,工作队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专业优势,先后编制莲华镇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5年)、莲华镇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莲华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五年规划等。
  基于莲花山自然资源,工作队提出“全镇域研学1+N”发展路径,即以绿道为链、集镇区为核,打造“以莲华镇红色文化研学营地为中心,串联周边农文旅资源打造N个不同主题的研学基地,形成特色研学经济带动镇村文旅振兴。
  在工作队推动下,作为研学营地一期的红色文化中心、隆北“乡村振兴创意田园”农业基地投入使用,镇招引2家公司在莲华开展研学教育。其中,汕头市鸿志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西浦村投资800万元打造研学吃住一体的鸿志劳动教育基地,吸引游客月均4000多人次;广东正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入驻莲华镇党群服务中心和隆北“创意田园”研学营地,负责党群服务中心产业运营和开展全镇域研学业务,开发出龙舟、潮声十五音、农耕等研学课程,带动年均6000多人次中小学生来莲华研学。
  “研学教育活动对孩子成长和收获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隆北‘创意田园’营地以‘夜经济’为主,陆续开展农业休闲、茶座、草坪音乐会、收取活动门票。”广东正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金晓友对做大做优隆北“创意田园”信心十足。
  此外,工作队围绕研学产业,建成西浦红色教育研学营地,支持和引导各村谋划扶村富民小产业,莲华镇下长宁村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林畔粿品工坊、雅道村青年创业工坊和南塘村电商培育驿站等产业项目纷纷上马。
为民生筑基◥>
升级改造镇卫生院

  “卫生院对比之前设备更加齐全、环境得到大幅提升,上个月问诊群众达到781人次,对比之前增长了7倍,暑假期间前来问诊数量估计能达到1000人次。”莲华镇卫生院工会主席林旭彪感慨道。
  三年来,在指挥部支持下,工作队协同莲华镇党委政府,重点聚焦镇政府周边片区提升,谋划实施项目51个,其中36个项目已经完工,先后建成全镇第一所公办幼儿园、第一所镇级党群服务中心、第一个“长者食堂”,实施了镇卫生院建院60多年来第一次全面改造。
  在三年帮扶期满之际,工作队又争取深圳帮扶专项资金500万元启动莲华美丽水乡建设项目,将8个帮扶项目串珠成链,推动莲华集镇区升级为美丽圩镇客厅。
  莲华镇党群服务中心便是其中之一。该中心设置乡村振兴展示区、特色文化展示区、党员活动区、农产品展销、直播间等功能区,建成后迅速成为群众心中的镇域“CBD”。今年4月,指挥部举办“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示范党群服务中心擂台赛,莲华镇党群服务中心荣获第一名。
  为补齐莲华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短板,提升群众就医环境,工作队争取指挥部专项资金271.96万元,对莲华镇卫生院按高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增设仪器设备,同时推动莲华镇卫生院与党群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开展中医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此外,工作队推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189万元,参照深圳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成占地面积3510平方米的全镇第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公办幼儿园,化解莲华镇儿童“难上学”“上好学”的窘境。
用文化聚力◥>
建村史馆唤醒乡愁

  走进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新楼村史馆,围屋生活、乡土民俗、农耕特色、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内容映入眼帘,村史馆展现新楼村历史发展脉络、历代先辈艰苦奋斗光辉历程,讲述新楼村从贫困山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村史馆是一个特别的党建共建项目,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投入20万元,对新楼村盛安楼一楼展馆进行修缮提升,建成全镇第一个全面记录村庄发展历程的村史馆,唤醒乡愁记忆,赋能乡村振兴。
  在莲华镇,这样的党建共建项目还有很多。如西浦村的农家书屋,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求,建成集文化活动区、阅览区等功能区为一体的西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工作队推动了后方单位下属党组织与5个特色村进行了党建共建,党建共建不仅谋划了6个党建共建民生、文化类微项目,还推动了双方党员互访共育,还吸引了帮扶单位很多干部过来开展扶贫济困、一对一捐资助学等爱心活动。
□许东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