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房改造”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8月06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从8月2日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现场会获悉,根据会议部署,浙江今年将完成各类农村房屋改造10万栋以上,同时,完成电力通信等管线序化和村道提升的行政村分别达1000个以上和2000个以上。(8月3日新华社)
@丁琳琳:农村宅基地,是农民最看重的“家当”。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必须审慎稳妥。因为,宅基地,事关农民的利益,事关农村改革的深化,事关乡村治理的探索。
面对纷繁复杂的宅改难题,宅改要加强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加强党的领导,除了政治领导、顶层设计、组织推动之外,还有很重要一点,是党员干部带头,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解决群众的问题,这就是宅改中的群众路线。村民理事会是群众路线,村规民约是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是群众路线。
@创农:将乡土文化融入农房改造,需要创新融合方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保留和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改造和提升,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另一方面,可以在新建农房中融入乡土文化元素,如采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装饰风格等,营造出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
此外,还可以结合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宿、餐厅、手工艺品店等,让游客在体验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
@毛晓雅: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把房子看得很重。在农村,很多农民宁可房子空闲着,废弃掉,也不愿人动。哪怕是已经去世的老人废弃多年的房子,一旦要动,后辈们都站出来反对。而街坊四邻你家多占一寸、我家少建一尺,多年积累的宅基地矛盾也是改革的巨大阻力。
惟其重要,才更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农民的顾虑,根本上还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改革要设计出一套有利于激活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还要让农民对改革成果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办法不是没有而是很多。有的试点村把空闲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租过来,再转包出去,由社会资本投资修缮成统一风格的民宿进行经营,乡村游搞得风生水起,农户除了租金,还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分红,自己的房子不用花钱就得到了翻新,而且不费任何力气,村民们都很满意。而在这个模式中,村集体只需要付给农民部分租金,大头开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来解决,对于大部分没有经济实力撬动宅基地改革的村子来说,是个很好的借鉴。
上一篇:
年轻人不结婚?不是小问题
下一篇:
主播成新职业 村播必迎高光
上一篇:
年轻人不结婚?不是小问题
下一篇:
主播成新职业 村播必迎高光
分享: